巴彦州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年1月)置,属呼兰府。治所在巴彦苏苏(今黑龙江巴彦县)。1913年降为巴彦县。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巴彦县。属呼兰府。1913年降为县。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5年1月)置,属呼兰府。治所在巴彦苏苏(今黑龙江巴彦县)。1913年降为巴彦县。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巴彦县。属呼兰府。1913年降为县。
唐显庆三年(658)于拔汁那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渴塞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)。贞元六年(790)后废。
亦作悒怛。 古西域国名。 公元5世纪中叶,游牧部族哒人击败波斯、贵霜王朝。 建都拔底延城(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)。 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哒国 “其人凶悍,能斗战。西域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泸州总管府,七年改为都督府。治所在泸州 (今四川泸州市)。大足时督纳、薛、晏、巩、顺、奉、思娥、能、淯、浙等羁縻州,后增至十四州。相当今四川江安、长宁以南,高县、筠连以东和贵
1942年由临河县析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三道桥(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镇)。1953年改为杭锦后旗。旧县名。1942年由临河县西部三、四两区析置。治三道桥(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)。1953年撤销
在今广东饶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鱼村隘 “在县 (今三饶镇) 东南。相近又有小榕隘”。
亦作苏木哈喇灰。即头堡驿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头堡。《清一统志·哈密》:苏木哈喇垓“在哈密城西六十里。亦名头堡”。
即偰山。在今云南凤庆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“元玉山在府西南(当作北)十五里。一名契山。重冈叠,苍翠如画。”
即今四川丹棱、洪雅二县境之安溪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4洪雅县有澭甘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丹棱县: 雍泔水 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下流合青衣水。《州志》: 蛮语药曰雍,浆曰泔。是水可以愈疾,而甘美如浆也”。
又作木初、木杵、目梭。在今越南莱州省西北,黑江南侧的坂木树。清代为临安府纳楼土司辖地。见《滇南界务陈牍·普界陈牍·刀丕文禀》。
明永乐元年 (1403) 置,直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。傣语“湾” 为山包,“甸” 为平坝,意即山包上方的平坝。三年 (1405) 升湾甸御夷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