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威城

建威城

①在今甘肃成县西北。东汉末所置戍守处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 诸葛亮传》: 建兴七年(229),“亮遣陈式攻武都、阴平,……自出至建威,(郭) 淮退还,遂平二郡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青海贵德县东黄河北。《后汉书·西汉传》: 东汉永元中,“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、建威屯田二十七部”。即此。


在今甘肃省西和县北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建兴七年(229年),“亮自出至建威”,魏雍州刺史郭淮退还,遂平武都、阴平二郡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达山

    即今西藏边坝县南夏贡拉。为入藏第一险阻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《山川》:沙工拉山“一名丹达山,过丹达塘十五里,上山颇侧难行,俯临雪窖,西望峭壁摩空,中一小沟,蜿蜒而上,凛冽冰城,刺肌夺目,少有微风,断

  • 安丰场

    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三十里安丰镇。傍串场河。产海盐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以富安、梁垛二场并入,改为安梁场。

  • 添桥

    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天桥乡。明 《辽东志》卷1 《广宁左中屯卫山川地理图》: 锦州城西南有添桥盐场。即此。

  • 教合三部

    亦作教化三部、强现三部。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四十里波些山下。元 《招捕总录·云南》:“至大元年,教合三部来龙砦大头渐恐等反。”

  • 云罩寺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,挂月峰左侧。又名降龙庵。唐道宗禅师所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6引《乾隆十二年御制云罩寺诗》:“挂月峰巅浮图,矗峙天际,曰舍利塔。寺居其侧,云滃然若拥若复, 自下观之,

  • 十三刺史部

    汉元封五年(前106),除京师附近七郡外,分境内为豫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冀州、幽州、并州、凉州、益州、荆州、扬州与交趾、朔方十三区,各置刺史一人,称十三刺史部,简称“十三部”,亦称“十三州”。至征(

  • 河西

    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黄河以西之地。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、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。汉、唐时指今甘肃、青海两省黄河以西,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。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河西曰雝州

  • 红古城堡

    明弘治十七年(1504)建,属固原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红古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固原州:红古城堡“在西安所北百里,今有兵戍守”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长风城

    ①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景明元年(500),“东豫州刺史田益宗破宝卷将吴子阳、邓元起于长风”。即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齐永元二年(500),“军主吴子阳等出三关侵魏,九月,与魏东豫州刺史

  • 逢山县

    隋开皇六年 (586) 改临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0临朐县: 逢山县“取县西逢山为名”。大业二年 (606) 复改临朐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临朐县置,治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