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 (徵) 通谷中路东水泉堡
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亦作硖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石峡口。《新唐书·宣宗纪》:大中三年(849)二月,“吐蕃以秦、原、安乐三州,石门、驿藏、木峡、制胜、六盘、石峡、萧七关归于有司”。即此。明嘉靖《固原州志》卷1:石峡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南子曲下游与囊谦县交界处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“住牧苏尔奔地方苏尔莽族,距阿拉克硕族一百余里。”清末、民初为玉树二十五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北 三环西路甲31号。因寺内大钟殿悬有一口明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,故俗称大钟寺。建于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,规模宏大,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菩萨殿、藏经楼、大钟
即西州回鹘。12世纪时自号畏兀儿。都城在和州 (一名火州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)。《新元史·地理志): 畏兀儿地 “本高昌地,唐置交河郡。又为回鹘所据,后自号畏兀儿。太祖六年 (1211
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。极高峻。唐置思恭县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阆中县 “文成山”条内: “又东南三十里曰思恭山……思恭县盖置于山下。”
即巫山。在今四川东部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径新崩滩,“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”。光绪《巫山县志》卷6:大巫山“一名大丹山。县东三十里”。
即今浙江嵊县西石璜镇。据《王氏宗谱》载:元末王维承避战乱来此,命其地曰石王,取盘石相安之义。后演化为今名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石璜市“在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黄河津渡。在今河南孟津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通二年 (528) 三月,尔朱荣起兵晋阳,至河内,遣王相密入洛阳迎长乐王子攸。子攸“自高渚渡河。丁酉,会荣于河阳”。古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
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西山阳洞长官司:大岩江“在司(今西山镇)南。源出大岩山,东南流入福禄江”。
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70交州:龙编县有“佛迹山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90安南:佛迹山“在交州府石室县。上有巨人迹,下有池,景物清丽,为一方胜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