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力工瓦寺
明代西藏寺名。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,1179年建。元代曾置迷儿军(即止贡别译)万户府,明代沿元制亦置必力公瓦万户,并于永乐十一年(1413)晋封为必力工瓦阐教王,准世袭。其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直孔。
明代西藏寺名。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,1179年建。元代曾置迷儿军(即止贡别译)万户府,明代沿元制亦置必力公瓦万户,并于永乐十一年(1413)晋封为必力工瓦阐教王,准世袭。其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直孔。
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北四十里凉亭镇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宿松县东北有凉亭河。
清道光三年(1823)置,属宁波府。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里石浦镇。1912年与南田厅合置南田县。清道光三年(1823年)析象山县置,治今浙江省象山县南石浦镇。属宁波府。宣统三年(1911年)废入
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吴塔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
一名东坝。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筑,称广通坝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在其东十里增筑下坝,故广通坝又名上坝。
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五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谷积山“峰峦突起,如谷堆积然。下有三石洞,总名三学, 中可容数十人”。②在今河南宝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》:谷积山“在鲁山县西北九十里。养、滶二
元置,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,近海丰县界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平政驿,清雍正八年(1730)于此置平政巡司。元置,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平政驿。
北魏太平真君中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东曹夫楼东北。 为道教宫观。 《水经· 㶟水注》: “ (大道坛庙) 坛之东北,旧有静轮宫,魏神䴥四年造, 抑亦柏梁之流也。 台榭高广
即今陕西镇安县治。明天顺七年 (1463)镇安县由野猪坪迁治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谷城县西部、谢湾河西岸。属五山镇。人口1800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果酒、造纸、砖瓦、农机、制茶等厂。襄渝铁路、
即乌第河。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乌得河。清康熙《平定罗刹方略》卷2:康熙二十四年(1685)七月,“将军萨布素等奏:无底儿河罗刹鄂衣多里遣宜番等四人,来诱俄乐春立克顶格等,被擒送到”。
即今安徽肥西县西之紫蓬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庐州府合肥县:紫蓬山在“府西七十里。一名李陵山,以山上有李陵庙也”。又称紫蓬山。在安徽省中部肥西县境。据《紫蓬山志》载,三国时魏将李典曾在此屯兵。李陵,典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