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平县
三国吴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。南朝宋为高凉郡治,南齐改为齐安县。
三国吴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。南朝宋为高凉郡治,南齐改为齐安县。
明嘉靖十六年(1537)建,在今浙江绍兴县北三江村。《明史·汤绍恩传》:“绍恩遍行水道,至三江口,见两山对峙……遂兴工”,筑三江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三江闸在“府北二十八里。会稽、萧山、山阴之
北宋天圣元年(1023)改通利军置,治所在黎阳县(今河南浚县东)。明道中复为通利军。北宋天圣元年(1023年)改通利军置,治黎阳县(今河南浚县东北)。明道中复为通利军。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,隶苏北行署区。治泰州城 (今江苏泰州市)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。1952年改属江苏省。简称泰。在江苏省中部、新通扬运河两岸、南濒长江。面积5790平
亦作撒敦司。在今四川新龙县北沙堆乡。一说在县北森达。清乾隆十年(1745)置上瞻对撒纳土千户。
即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太文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太温村“有庙曰太温庙”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) 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承圣三年 (554) 十一月,西魏于谨率军伐梁,“魏军至黄华,去江陵四十里”。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承圣三年(554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永春县: 黄田溪在 “县西北百五十里。有岱山,北接德化县界,溪源出焉。南流有碧溪诸水,出群山中,先后来会,入安溪县界……下流合于蓝溪”。
①战国赵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代县(今河北蔚县西南)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赵武灵王“北破林胡、楼烦。筑长城, 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。而置云中、雁门、代郡”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、蔚县以西,山西阳高、
亦作三岔驿。在今甘肃漳县西三十里三岔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巩昌府陇西县:山岔驿在“府西南九十里。《舆程记》:自山岔驿而西南七十里为酒店子驿”。
明洪武二年(1369)改田州路置,属广西行中书省(后改广西布政使司)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嘉靖七年(1528)改为田州。明洪武初改田州路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。辖境相当今田阳、田东、巴马等县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