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恭州

恭州

①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析南宁州置,治所在朱提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辖境约当今滇东北的大部地。隋大业初废入开边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 复置,治安上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县地。七年 (624) 治朱提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八年 (625) 改名曲州。

②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于广平县置,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马尔康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恭化郡,并改广平县为和集县。乾元元年(758) 复名恭州。大历五年 (770) 徙治山险处。后废。

③北宋崇宁元年 (1102) 改渝州置,治所在巴县(今四川重庆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、江津、璧山、永川等市县地。。南宋淳熙十六年 (1189) 升为重庆府。

④即敬州。治所在程乡县 (今广东梅州市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梅州: “本潮州梅乡县。南汉置恭州。”清吴兰修 《南汉地理志》 敬州: “避翼祖讳称恭州,非实改也。”


(1)隋开皇四年(584年)置,治今云南省昭通市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昭通、鲁甸等市县。后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置,八年改曲州。(2)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析静州置,治广平县(后改和集县,今四川红原县南刷经寺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红原、黑水等县一带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恭化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恭州。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(3)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改渝州置,治巴县(今重庆市)。属夔州路。辖境约相当今重庆市区及江津市等地。南宋淳熙十六年(1189年)升为重庆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谋城

    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筑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安定镇西北一百五里。金废。

  • 战国时巴国邑。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巴子时虽都江州,或治垫江,或治平都,后治阆中。其先王陵墓多在枳。” 后为楚邑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: 苏代约燕王曰: “楚得枳而

  • 义渠

    春秋战国时西戎国。在今甘肃西峰市境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厉共公三十三年(前444),“伐义渠,虏其王”。古国名。春秋西戎建,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。战国秦置县。

  • 利亭镇

    北宋置,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立亭村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阶州福津县有“利亭”镇。古镇名。即今甘肃省文县东北栗亭。北宋属福津县,后废。清复置,属阶州。

  • 双庙子镇

    在今吉林德惠市南双庙子村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德惠县:“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。……为附近农村杂货食品料之供给市场。”在辽宁省昌图县东部。面积82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

  • 云梦桥

    在今湖北安陆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五年(940),“(安)审晖又败唐兵于云梦泽中,虏(李)承裕及其众。唐将张建崇据云梦桥拒战,审晖乃还”。

  • 多州

    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紫云

    (雲)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直隶州》: 紫云山 “南北两山左右拱抱。一泉涌出,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。其郏、敖诸山对列如屏,襄中第 一胜境也。明李敏建书院于上,故又名书院山

  • 龙游河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县东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0泰州:游龙河“在如皋县。有游龙堰,通于大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龙游河“有九十九湾。《旧志》:河流逶迤,中多湾曲,北接运盐河,南通大江。一名通江河”。

  • 罗溪市

    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北罗溪镇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罗溪市 “距 (进贤县) 城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