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承天寺

承天寺

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民路接驾桥巷口。初为梁陆僧瓒故宅,舍为重云寺 (一作重玄寺)。北宋初改为承天寺。宣和中又改能仁寺,后合称承天能仁寺。又名双峨寺。元至正十六年 (1356) 张士诚据为王府。二十年 (1360) 复为寺。今寺已遗迹无存。

②一名月台寺。在今福建泉州市承天巷。本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,南唐时建寺。初名南禅寺,北宋景德四年 (1007) 赐名承天寺。南宋王十朋有 《承天十景》诗。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。1938年春,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内整训,准备北上抗日,突遭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,五个同志被杀害。此即泉州事件。

③东晋永和中建,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西北。宋洪迈 《容斋四笔·承天塔记》曰: “黄鲁直初谪戍涪,既得归,而湖北转运判官陈举,以时相赵清宪与之有小怨,讦其所作 《荆南承天塔记》,以为幸灾,遂除名羁管宜州,竟卒于彼。”

④在今湖北黄州市南。北宋苏轼有 《夜游承天寺记》。

⑤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西南隅。西夏建。并建有承天寺塔,为寺主体建筑。明洪武初,寺圮塔存。


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南。北宋苏轼有《夜游承天寺记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纳夷江

    即今四川西部之雅砻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四川行都司打冲河中前千户所:打冲河“在司治西,蛮名黑惠江,又名纳夷江”。

  • 蒲反

    战国魏地,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。” 即此。即“蒲坂”。

  • 高安

    今地不详。或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成侯四年 (前371),“与秦战高安,败之”。正义: “盖在河东。”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今地不详,或以为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成

  • 象兔山

    在今云南呈贡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 象兔山 “在呈贡县南十五里。旧有蛮寨”。

  • 临济寺

    东魏兴和二年 (540) 创建,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。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,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。唐显通八年(867) 义玄逝世,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,即今澄灵塔,临

  • 天星砦

    明置,属打冲河中前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平月鲁帖木儿叛,“能还攻天星、卧漂诸砦,皆克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宽仁里

    本名桃子园。即今广东紫金县西南义容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紫金县西南义容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北山塘

    在今江苏仪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仪真县:“北山塘在县北濠外一里。其相接者为茆家山塘,北面依山,东西引流入濠, 旧时潜为水柜以遏敌。”

  • 径 (逕) 江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清县: 径江在 “县南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,江源有二: 一出故兴化县界金支大泽合渔溪; 一出黄蘖山北,过铁场边北流,并渔溪,合径港,南至绵亭,东抵乌屿门。又南至双

  • 桃花岩

    又称桃花洞。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白兆山太白峰西麓。唐李白有 《安陆白兆山桃花崖寄刘侍御绾》 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桃花岩 “在白兆山,即太白读书之处。蔡确诗云: 閒说桃花岩石畔,读书曾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