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

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

元至正六年 (1346) 改散毛府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元末明玉珍改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。


元至正六年(1346年)改散毛府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元末明玉珍时改置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西国

    明崇祯十七年(1644)冬,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建大西国,改元大顺,以蜀王府为宫,成都为西京。据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。清顺治三年(1646)十一月亡。

  • 郑州市

    1928年析郑县城区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。1931年裁入郑县。1948年复置。1954年为河南省会。简称郑。在河南省中部偏北,北临黄河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446 平方千米(市辖区94

  • 黄金埠

   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余干县东南 “霞山又十里至黄埠镇”。

  • 华克穆河

   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,为伊克克穆河南源。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小叶尼塞(胡亚克姆)河。《清一统志·乌里雅苏台统部》:扎萨克图汗乌梁海一佐领“北临贝克穆河,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”。

  • 宝应军

    南宋宝庆三年 (1227) 改宝应州置,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。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置安宜府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后改宝应州置,治今江苏省宝应县。属楚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地。元至元十

  • 五渚

   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湘、资、澧、沅四水,“同注洞庭,北会大江,名之五渚”。《水经注疏》:“谓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,自南而入,大江自北而过,洞庭潴其间,谓之五渚也。”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汉中之甲,乘舟出于

  • 棐林

    又作棐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春秋》: 宣公元年 (前608),“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会晋师于棐林,伐郑”。杜注: “郑地。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。”古邑名。又作棐、斐。春秋郑邑。在

  • 小石潭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,小丘之西。唐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:“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闻水声, 如鸣佩环。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 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,全石以为底……西南而望,斗折蜿行, 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

  • 江会郡

    北周天和五年(570)改开江郡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新浦县(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)。建德五年(576)废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改开江郡置,治新浦县(今重庆开县西南)。属荆州。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开县、

  • 乌珠穆沁部

    亦作乌珠穆秦。明、清蒙古部名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。明中后期属大汗(明译亦克罕)直辖之察哈尔(察罕儿)万户,由博迪汗(明译不地、 卜吉)第三子翁衮都喇尔统领,始号所部曰乌珠穆沁。其幼子多尔济不堪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