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市
即今广西灌阳县北文市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灌阳县图:北有文市。
即今广西灌阳县北文市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灌阳县图:北有文市。
即今新疆西南部之玉龙喀什河。为和田河东源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1:“和阗河凡二源,皆出呢莽依山,东支北流经伊里城东、玉陇哈什城西,是为玉陇哈什河,经勒沁抚海至色格尔雅尔,长四百四十里。”“玉龙”系古代
元天历二年(1329)置,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治所在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、石首市以北、监利县以西、枝江县以东地。明太祖甲辰年(1364)改为荆州府。元天历
北宋置,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五十里江南运河上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“哲宗元祐四年,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,置上下闸,以时启闭。”
北宋置,属汝阳县。在今河南汝南县境。
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。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。亦作幕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:青龙元年 (233),鲜卑步度根、轲比能寇边,“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,虏乃走漠北”。清代通称外蒙古 (今蒙古国
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石棚沟卡路“在旺清边门内”。
①北宋治平四年 (1067) 置,属归善县。为铸钱监。在今广东惠州市旧城内。②北宋仁宗时置,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下》: 仁宗 “采洛南红崖山、虢州青水冶青铜,置阜民、朱阳二监铸钱”。《元
俗称北竿山。又名北干山、竹竿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青浦县: 干山 “昔时土宜美箭,因名”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。四面陡削,中通一罅如槽,凿石如磴,登者必攀援而上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“太华山”条引《旧志》:“登岳之路,自云台观经玉泉院、希夷峡、卧仙坪、洞天坪、十八盘、元天宫、青柯坪,
亦名通济堰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益州采访使章仇兼琼开,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宝子山下,引岷江水溉江西农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新津县:“西南二里有远济堰,分四筒穿渠,溉眉州通义、彭山之田。”即此。即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