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住山
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时住山“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”。
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时住山“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”。
即斡端。今新疆和田市。元耶律楚材《西游录》:“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,即唐之于阗国也。”又作忽炭、斡端(《元史》)。《西游录》作五端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。
一名璧山。在今四川璧山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3璧山县: “川中有一孤山,西北二面险峻,东南面稍平,土人号为重壁山,至德二年置县,因山为名。”
即今广东从化市东北良口镇。清顺治中流溪巡司移驻于此。
明永乐三年 (1405) 置,属保靖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竿子坪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置,治今湖南省凤凰县东北竿子坪。属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。清顺治年间南明将陈友龙屯兵筸子坪长官司,即此。
又名云雾镇。即今安徽阜阳市北茨河集。明正德 《颍州志》 卷1 《铺舍》: “王庄铺八里至西茨河铺。” 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 《村集》: 茨河铺在“北乡二十里”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明置林墟巡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将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 “高滩市”条下:“水南市,在(将乐)县东南一里三华桥头。”
亦作浪州。唐贞元十三年 (797) 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北宋属叙州。后废。
又称鹿野苑石窟群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西。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(471) 建。《魏书·释老传》 载: “高祖践位,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,览习玄籍。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,去崇光右十里,岩房禅堂,禅
即今湖南浏阳市西七十里永安镇。清时梅子园巡司驻此。在福建省中部偏西、沙溪中游。三明市代管。面积 2941 平方千米。人口31.8万。辖6街道办事处和7镇、5乡(含1民族乡)。市人民政府驻燕江。明正统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