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肘川
今四川苍溪县东一里北门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苍溪县,“《图经》云:隋开皇四年,刺史郑铎以治所狭隘,徙于曲肘川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4苍溪县:“旧治在曲肘川,去县一里,后周所设也。源出玉女山,东南流入嘉陵江,曲折如肘。”
今四川苍溪县东一里北门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苍溪县,“《图经》云:隋开皇四年,刺史郑铎以治所狭隘,徙于曲肘川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4苍溪县:“旧治在曲肘川,去县一里,后周所设也。源出玉女山,东南流入嘉陵江,曲折如肘。”
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。明成化《中都志》卷4:临淮县有小溪店。清光绪《凤阳县志》卷2:小溪集“在县东北八十里”。
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: 黄子湖 “在甘泉县西北六十里。东通官河,西至宋口”。
即今河南永城县北六十里芒砀山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 秦始皇东游,“高祖即自疑,亡匿,隐于芒、砀山泽岩石之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》: 砀山“在永城县北八十里。与江南砀山县接界。亦曰宕山”。今芒砀山主峰
即张桓侯祠。俗名张飞庙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城内西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7阆州:张侯祠“在州治东。盖张飞为巴西太守”。三国蜀将张飞死葬于此,后人建祠祭祀之。祠始建于唐。今祠为明、清建筑。后殿有张桓侯神道碑,后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五里、汉长安城东隅。本秦之兴乐宫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)重加扩建,改名长乐宫。由前殿、临华、长信、宣德、温室等十四个宫殿组成,周回二十里。七年(前200)宫成, 自栎阳迁都长安居
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二十二里双庙街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咸丰七年(1857)八月,“闻官军至,乃窜泌境之双庙镇诸处”。(1)在安徽省太和县的北部。面积49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庙
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56永州: 垂幔滩 “水行百里,枕湘江之岸,峭壁倚空,不知几千仞。今遥望石壁,皆如帷幔之状。下有滩,谓之垂幔滩”。
即今江苏吴县北八里陆墓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吴县北有陆墓镇。因有唐宰相陆贽墓,故名。
亦作博勒济尔。即今新疆布尔津县境之布尔津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“额尔齐斯河自固尔图河西北流百二十余里,北会博喇济河。博喇济者,准人名也。旧居于此,因以名河。……车布登传云: ‘罕笃叛,由
即今浙江长兴县南泗安塘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:四安溪“在长兴县南四十三里。源出四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长兴县:四安溪“在县南三十里。自四安山引流而东南,广德州境之水亦流合焉,下流注于苕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