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 歌乐山 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端州歌乐山,风起声如音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高明县: 歌乐山 “在县 (治今明城镇) 西二十五里,高三百余丈,周二
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清属平泉州,有州判驻此。
亦作丽元山,又名余家山。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六十里白鹿乡东南塘坝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九陇县有漓沅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九陇县: 丽元山“在县北六十二里。《李膺记》 云: 范蠡学道于此山,上升仙也”。
三国魏邺都之西门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五十里邺城遗址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邺城 “有七门……西曰金明门,一曰白门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,后赵石虎 “命太子宣出祈福于山川,因行游猎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永宁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。清乾隆年间裁。“慕役” 系彝语音译,意为水井或龙井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改慕役寨置,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
亦名少陵原、杜陵原。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潏、灞两河间之高地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少陵原 “在 (长安) 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南,北至浐水,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,即汉鸿固原也。宣帝许后葬于此,俗号
在今江西吉安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吉安府》: 银塘岭隘 “在庐陵县 (今吉安市) 北一百二十里。四山峭拔,路通一线。与袁州府分宜县接界。旧尝置营于此”。
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一百三十八里三合店乡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随州:三合汛“《光绪地记》:在州西北百七十里,有额外外委驻防”。
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西晋复为汉寿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改汉寿县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崆城。属武陵郡。西晋武帝复改汉寿县。
简州(阳安郡)别称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三池郡“郡以三池名。或指赖简池、柳池、凤池,以备三者之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