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江村
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 板江村 “在县西。成化中,怀远贼侵融县板江村据之,即此”。
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 板江村 “在县西。成化中,怀远贼侵融县板江村据之,即此”。
清顺治五年(1648)置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札萨克驻齐齐灵花拖罗海山北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乌日根塔拉农场)。1934年与扎鲁特右翼旗合并为扎鲁特旗。古旧旗名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以扎鲁特部置,治
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吴越改唐山县置,属杭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。五代唐同光初复名唐山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改唐山县置(一说改名吴昌县),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昌化镇
在今湖北京山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44京山县:张良山“在县北十里。山有张良走马路。至今不生草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京山县:张良山在“县北八里。峰峦高峻,草木秀美。峭壁间有一横径,多马迹,俗传子房曾息兵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桑植安抚司: 雷打崖“在司 (治今美坪峒) 西南。其崖崩裂,世传雷所击也。往来者缘梯而过,称为险绝”。
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。东汉属清河国,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魏改武阳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漯水出东武阳。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,西北径武阳新城东。曹操为东郡所治也
亦作骆马河、落马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又谕按陈之子唆鲁大都曰: “以汝父子能输忠于国,可木儿温都儿迤东,络马河至于赤山,涂河迤南与国民为邻,汝则居之。”
北宋宣和六年 (1124) 置,治所在玉田县(今河北玉田县)。七年废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余杭县:观国山“在县(今余杭镇)西北十五里。相传宋建炎中兀术入寇,乡民相率拒之于此”。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陈岩山“在县西二十六里。中峰尖耸,东西二峰屹立,谓之二台。有瀑布泉,飞落数百丈。昔有萧姓者开路于山左,通龙岩、尤溪二县。凭虚架石,下瞷深涧,过者股慄”。
又名贞女峡。在今广东连州市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连州: 楞伽峡在 “州东十五里。双崖壁立,垂石飞瀑,下注深潭,即湟水所经也。唐显庆四年,连州山水暴出,漂七百余家,即峡中水也。宋嘉泰二年,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