栅城
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开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文水县: 栅城 “后魏宣武时所筑,当文谷口,今名开山村”。
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开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文水县: 栅城 “后魏宣武时所筑,当文谷口,今名开山村”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古邺城北城西北隅。东汉末曹操所筑,为邺都三台之一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武帝纪》: 建安十五年(210),“作铜雀台”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中曰铜雀台,高十丈,有屋百余间……石
①亦名清溪江。在今湖南东安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东安县:“有大小阳江。”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大阳江“源出县西舜峰万山间,亦曰阳江,奔汛东注,合众水径县城(今紫溪市镇)南,又东流四十余里入湘”。②
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三十里南营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南把截堡 “城周一里有奇,迤南隘口有七,今设把总”。
亦名旺清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兴京边门“在城东南,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,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”。
北宋大观三年(1109)置,为纯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。宣和三年(1121)改为九支城。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三年(1109年)置,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九支镇。为纯州治。宣和三年(11
北宋置, 属资阳县。 在今四川资阳市西五十里祥符镇南。
北宋元符三年 (1100) 于啰抹通城置,属湟州 (后改乐州)。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五里湟水北岸。 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 通湟砦, “故啰ȼ
①地名。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芦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葫芦溪 “在三台县北八十里。有县丞驻此”。民国设县佐。②即三江溪。今四川石柱、丰都二县境之龙河。为长江支流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石砫宣慰司:
唐开元十八年 (730) 置,治所在渔阳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70: 蓟州,“取古蓟门关以名州”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渔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蓟州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县及河
①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改怀化县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即今广东怀集县。据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西卷:“《天文志》云,怀集以水名怀溪也。”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为威州治, 贞观初属南绥州,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