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岙 (嶴) 镇
又名海岙镇。明置,属宁海县。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六十三里梅岙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台州府宁海县: “又有梅岙镇,旧有铁场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梅岙镇在 “县南百里。旧有铁场,亦戍守处也。嘉靖中,倭贼寇县,由梅岙突入乐清县界”。
又名海岙镇。明置,属宁海县。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六十三里梅岙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台州府宁海县: “又有梅岙镇,旧有铁场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梅岙镇在 “县南百里。旧有铁场,亦戍守处也。嘉靖中,倭贼寇县,由梅岙突入乐清县界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西集镇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黑龙江省巴彦州西北有西集厂。民国《呼兰府志》卷1:“西集场,在(巴彦)州西三十五里。北负少陵山,南凭泥玛尔山,中峡而居。又名双山堡。西通呼兰,北
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。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“五贤祠”条下:“又有包公祠,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,专祠包拯。旧名包公书院。明知府宋鉴建。”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
在今山东邹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长山县:干沟河“出长白山,东流入孝妇河”。
北周置,属临邛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一说在今油榨乡。为隋至宋火井县治。明置火井坝巡司于此。在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。面积31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场,人口1800。以隋
亦作周市。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北二十里周市镇。明嘉靖 《昆山县志》 卷4: “周市,县东北新塘。”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新阳县记: “周市在城东北二十里。”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昆山县周墅镇,
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者亚寨。在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。万历 《贵州通志》 卷20载巡抚舒应龙 《剿平者牙叛苗疏》。
在今广东高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东门营“在府城东”。
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十二里西羊羔乡。明正德《临漳县志》卷2:“羊羔屯去县东一十里。”
西汉天汉四年 (前97) 改山阳郡置,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。治所在昌邑县 (今山东巨野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、郓城、嘉祥、金乡、鱼台、邹城、单县、曹县、成武等市县地。元平元年(前74) 国除为山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