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榆次县

榆次县

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榆次市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废。景明元年 (500) 复置榆次县。北齐废,移中都县治此。隋开皇十年 (590)改中都县为榆次县,属并州。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54年析城区设榆次市。1983年撤销榆次县,并入榆次市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并入晋阳县,景明元年(500年)复置。北齐文宣帝时移中都县治此,隋开皇十年(590年)复改名榆次县。历属太原郡、并州、冀宁路、太原府。1954年城区设市,1963年撤市入县。1971年复析设市。1983年撤县,并入榆次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漏水

    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5宾州:古漏水,“《元和志》云:在岭方县北,自古漏山麓过顶山。咸平二年,知州王举重开浚入古漏,今漕运米咸由此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宾州:“西有古漏山,下有古漏关,

  • 梧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梧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苍梧县 (今广西梧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梧州府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梧州置,治苍梧县(今广

  • 合隆镇

    即今吉林农安县南合隆镇。旧属长春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大合隆,地据新开、伊通二河之中,昔日修河成功,立此名以镇之。其后有小合隆设立,因此命名为大合隆。”(1)在吉林省农安县南部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

  • 连天寨

    北宋置,属建始县。在今湖北鹤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连天砦“在鹤峰州北……《新志》,连天关在美容土司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广州湾

    指今广东湛江市西南东海岛等岛屿与大陆之间之海湾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《广州湾租界条约》,租期九十九年,范围包括“东海全岛、硇洲全岛、赤坎、志满、新墟等地”。基本上包括今湛江市

  • 鱼符津

    亦名鱼津、鱼凫津。在今四川南溪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79南溪县: 鱼津,“按 《郡国志》 云:南溪县西三十里,有津。津南有鸳鸯圻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南溪县: 鱼符津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亦曰鱼凫津。津

  • 菁山

    一名望风山。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3兴国军: 菁山 “ 《舆地志》 云: 上有望夫石,石上生芜青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武昌府一》:菁山 “在兴国州西南八十里。一名望夫山。《武昌记》: 昔

  • 青村场

    南宋改青墩场为青村场。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青村守御千户所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于此置奉贤县。清时设盐课大使,后设场知事。

  • 浮桥关

    在今浙江桐庐县城分水江对岸浮桥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浮桥关 “在县北五里桐溪上”。

  • 达兰达巴

    又作答兰答八思(蒙古语,意为七十岭)。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车车尔勒格南、鄂尔浑河支流吉尔马台河上源,杭爱山北麓。应即吉尔马台河源处的苏巴尔汉海尔罕山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六年(1234)五月,“大会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