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婆城
在今广东兴宁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1循州: 武婆城 “在兴宁西二里。可容千人。当五代扰攘,寇盗猖獗,而武婆者乃能纠合村落之众屯保自卫,故基犹存。妇人女子能为烈丈夫事,闾巷传流数百载,名不泯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武婆故城 “在县西。《志》 云: 县西五里有梅山,后为竹山,亦名天烛山,武婆城在其下。五代之季,四方云扰,峒贼乘机劫掠。有五寡妇者,富而才,纠合村落,筑城自卫,因名”。
在今广东兴宁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1循州: 武婆城 “在兴宁西二里。可容千人。当五代扰攘,寇盗猖獗,而武婆者乃能纠合村落之众屯保自卫,故基犹存。妇人女子能为烈丈夫事,闾巷传流数百载,名不泯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武婆故城 “在县西。《志》 云: 县西五里有梅山,后为竹山,亦名天烛山,武婆城在其下。五代之季,四方云扰,峒贼乘机劫掠。有五寡妇者,富而才,纠合村落,筑城自卫,因名”。
元置,属土蕃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。后废。《元史·百官志》作必呈万户府。元置,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为必里千户所。
北宋开,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三十二里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一》:景祐元年(1034)七月,“河决澶州横陇埽”。庆历八年(1048)六月,“河决商胡埽”。皇祐四年(1052),“议者请开六塔以披其势”。嘉祐元年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或小金县境。后废。
又作九里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南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魏惠王为臼里之盟,将复立天子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九里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南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魏惠王为臼里之盟,将复立于天子。”即此。
一名须河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、郑州市西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须水 “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,亦曰柰榆沟也。又或谓之为小索水,……东北流,于荥阳城西南,北注索”。北宋导索水与须水合,入汴,通漕运。其后又
即今陕西韩城市南芝川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:芝川镇“在韩城县南二十里。有城,明嘉靖二十二年筑”。在陕西省韩城市南部。面积79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芝川,人口 4230。以地处芝水川道
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洼里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滦州图: 西南有窪儿里。
清置,属靖远营。在今四川喜德县东。有外委驻防。
又作阳山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之布列亚山,为结雅河与阿姆贡河之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阳山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九百二十二里”。
即今山东文登市南宋村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“西南三十里曰宋村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