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陟县

武陟县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修武县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武德故城 (今河南武陟县东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殷州。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怀州。元属怀庆路。明属怀庆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39年徙治木栾店 (今武陟县治木城镇)。


在河南省西北部,南濒黄河。属焦作市。面积832平方千米。人口64.9万。辖7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。周畿内怀邑(今武陟县西土城村附近),春秋初属郑国,后属晋国。秦置怀县,为河内郡治,置武德县(治今武陟县城东南大城村)属河内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孟康曰,始皇东巡置,自以武德定天下。”两汉因之。东晋废武德县。东魏天平初怀县属武德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武陟县,治今武陟县南。大业三年(607年)废怀县和武陟县。唐武德初复置怀县,四年(621年)复置武陟县(治今武陟县城西南)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怀县。元属怀庆路。明、清属怀庆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39年移治木栾店(即今武陟县城)。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,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。1969年属新乡地区,1986年属焦作市。地处黄、沁河冲积平原,地势平缓。黄河流经南部边缘,沁河横贯西部,至中部南折流入黄河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,特产淮山药、地黄、牛膝、菊花“四大怀药”。有机械、化肥、皮革、酿酒、榨油等厂。京广铁路和新郑公路经东南部,郑焦高速公路经北部,郑常、新孟、武方公路在县城交会。古迹有嘉应观、妙乐寺塔、怀城遗址、东石寺遗址、商村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所口

    即石臼所口。在今山东日照市东。

  • 汶上县

    金泰和八年(1208)改汶阳县置,属东平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。元属东平路。明属兖州府东平州。清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兖济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西南部。属济宁市。面积8

  • 昌黎郡

    ①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昌黎县 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、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。西晋改属平州。十六国前燕移治龙城县 (今辽宁朝阳市),属营州。前秦为平州治。后燕属平州

  • 池阳县

    ①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,俗名迎冬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在池水之阳。”因名。汉建池阳宫于此。西晋属扶风国。北魏为咸阳郡治。北周建德中废。②

  • 响水河

   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二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毕节卫: 响水河 “在卫城东。悬崖飞瀑数十仞,有声如雷,下注成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毕节卫指挥使司: 响水河 “ 《志》 云,河源有三,合流为一,南入落

  • 回山

    ①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“回山,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。山有异泉及飞云洞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6大冶县:西塞山“山之右又有回山。其西为飞云三洞,称奇胜”。②亦名回中山、

  • 五畲驿

    在今安徽休宁县南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休宁县:“五畲驿在县南二十五里。”

  • 高良山

    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1德庆府: 高良山 “在端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德庆州: 高良山 “高百余丈,周五十里。山下田高土肥,土产铁竻木”。

  • 曲木镇

    北宋置,属铜山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李都乡新仓村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冯店场“西十二里为古曲木镇,今名孙家沟。光绪时,发现淳熙辛丑巴川县令袁倚碑跋,知为宋时古镇”。

  • 邱雄山

    俗称龙海山。在今云南陆良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陆凉州:邱雄山“在州(旧州)东七里。上有方池,水无盈缩。分酾山椒,凡十八道,谓之十八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