氐父山
又名金鳌岭、浮玉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“氏父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晋破苻坚,获氐贼,置此山下,因以为名。今土俗亦谓之金山。”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,始名金山。
古山名。又名获苻山、泽心山、伏牛山、龙游山、浮玉山、金鳌岭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金山。唐代起称金山(一说南朝梁天监时已有金山之称)。本在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江南岸连接。
又名金鳌岭、浮玉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“氏父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晋破苻坚,获氐贼,置此山下,因以为名。今土俗亦谓之金山。”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,始名金山。
古山名。又名获苻山、泽心山、伏牛山、龙游山、浮玉山、金鳌岭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城区西北金山。唐代起称金山(一说南朝梁天监时已有金山之称)。本在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江南岸连接。
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 载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丙倩为高宛侯。即此。东汉作“高菀县”,属乐安国。三国魏属乐安郡,作 “高苑县”。西晋属乐安国
唐神龙元年(705)置,治所在沙州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后废。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西北七溪。北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后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昌洛县置,属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。大业初省入宜阳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昌洛县置,治今河南洛宁县西,属洛州。大业初废。
又名洛女陂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: “洛女陂” 条引 《三辅旧事》: “洛女冢南有洛陂,俗号曰洛女陂。”
唐久视初置,属羁縻高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东南六十里龙背山。后废。
辽置,在今辽宁朝阳市东新店附近。
①1913年改铜仁县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江口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②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江口镇(今四川平昌县)。1935年2月废。(1)旧县名。又称江阳县。川陕苏区设。19
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三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乐濠城“峰峦重叠,冲陇盘曲,与全胜营、廖家桥相犄角”。
①北周武帝初置,为南都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。建德四年 (575) 改为武宁县。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。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4:“在源河之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