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江
一名永宁江。即今浙江南部之瓯江。发源于今浙江龙泉市南,东经云和、丽水、青田、永嘉、瓯海、乐清六县市, 于温州市东入东海。《元和志》卷26温州:永嘉江“一名永宁江。在州东三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9温州永嘉县:永嘉江“一名温江,东自大海,西通处州青田溪”。
一名永宁江。即今浙江南部之瓯江。发源于今浙江龙泉市南,东经云和、丽水、青田、永嘉、瓯海、乐清六县市, 于温州市东入东海。《元和志》卷26温州:永嘉江“一名永宁江。在州东三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9温州永嘉县:永嘉江“一名温江,东自大海,西通处州青田溪”。
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,平溪江出雪峰山峡谷处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双壁岩“在武冈州北九十里。《州志》:涧水出洞口,两山峭削,如小桥以通行人。中开石洞,无径可跻,从洞后石窦而入,构龙王阁于中,下为深潭
即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定远乡。北宋元祐七年(1092)改筑为定远城。《宋史·种谊传》:谊知兰州,“兰与通远皆绝塞,中间保障不相接,腴田多弃不耕。谊请城李诺平以扼冲要”。即此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为
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枝江县置,属松滋县。在今湖北枝江县南六里百里洲上。元祐元年(1086) 复为县。
即峨眉山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其形类蜀之峨眉山。宋苏轼谪汝时,欲为葬地,因取峨眉为名。《宋史·苏轼传·附苏过传》:“轼卒于常州。过葬轼汝州郏城小峨眉山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郏县西北。相传宋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夷陵县故城“应劭曰:‘夷山在西北’。盖因山以名县也”。
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龙潭峡“在凤台县(今晋城市)东南九十里。有五股泉流汇于此,其下陡绝为龙潭”。
和硕特西右翼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
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六十二里。岞然高耸,金人置砦于此。《宋史·张邵传》: 南宋建炎三年(1129),张邵使金,至潍州,与金将挞览抗礼。金人“执邵送密州,囚于祚山砦”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 卷222 《张公行实
①即封龙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南,接元氏县界。《晋书·孝怀帝记》:永嘉三年(309),“石勒寇常山,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救之,大破勒于飞龙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7获鹿县:飞龙山“在县南四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湖北
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。《清一统志 · 云南府》: 温泉 “亦名碧玉泉。一名汤池。《滇略》: 滇温泉至多,而州之碧玉泉为冠,四山壁立,中为石坎,飞泉注焉。白云时起,水底可拾针芥。明杨慎云: 温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