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安县

永安县

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正始二年(505)复置永安县,移治仇池壁(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),后移治今霍州市。建义元年(528)为永安郡治。隋开皇初属晋州,十八年(598)改霍邑县。

②东汉初平四年(193)分乌程、余杭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。以县西有永安山而得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因与司州平阳郡之永安县重名而改为永康县。

③三国蜀汉章武二年(222)改鱼复县置,为巴东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章武三年(223),“先主疾病,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;以严为中都护,统内外军事,留镇永安”。即此。西晋复为鱼复县。

④东晋咸康三年(337)侨置,属南河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南。南齐属河东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入公安县。

⑤南朝宋元嘉十年(433)侨置,属宋宁郡。寄治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南齐属永宁郡。北周废。

⑥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。北周属介休郡。隋属西河郡。唐属汾州,贞观元年(627)改为孝义县, 移治今山西孝义县。

⑦北魏正光末置,属营丘郡。治所在今辽宁锦县东境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⑧北魏孝昌中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在白坑城(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)。隋开皇初改西河县。

⑨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涪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南复元乡永丰场。《寰宇记》卷120东温县:永安故城“以县北永安山为名”。开元二十二年(734)省入乐温县。

⑩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,洪河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“财州城”条下:永安城“其市井犹存,又北三里有县治子城”。六年(623)废。

(11)唐渤海国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英安镇。辽徙废。

(12)唐垂拱二年(686)改华原县置,属宜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泾阳县北云阳镇。神龙二年(706)复名华原县。

(13)五代唐长兴元年(930)吴越改乐安县置,属台州。治所即今浙江仙居县。北宋景德四年(1007)改名仙居县。

(14)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(954)置,属鄂州。治所即今湖北咸宁市。北宋景德四年(1007)改为咸宁县。

(15)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置,为乾宁军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青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)改为乾宁县。

(16)北宋景德四年(1007)升永安镇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。金贞元元年(1153)改为芝田县。

(17)辽置,为上京道降圣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五十家子古城。金废。

(18)明景泰三年(1452)置,属延平府。治所在浮流镇(今福建永安市)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清流赖世隆记云,沙县界于尤溪、将乐、清流三县之间,常多盗贼出没,而浮流实当其冲,屡遭焚掠。正统间,御史张淑因通判倪冕之言奏请分为县,旋寝。末年,邓茂七乱,诸邑多残破。十四年贼平,于是浮流置县之议乃定,遂分沙县及尤溪之地以为疆域,赐名永安。”嘉靖《延平府志》卷1:“初因沙、尤叛寇平,析两县地为县,取永久安定之意。”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84年改设永安市。

(19)明隆庆三年(1569)析归善、长乐二县置,属惠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紫金县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“永安者犹长宁之义也。”1914年改名紫金县。

(20)1912年改永安州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蒙山县。1914年改为蒙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顺帝改彘县置,治今山西省霍州市。属河东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禽昌县。正始二年(505年)复置,移治仇池壁(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)。属永安郡。北魏末复迁治今霍州市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建德五年(576年)伐齐,“齐王宪攻洪洞、永安二城,并拔之”,即此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霍邑县。(2)三国吴初孙权析乌程余不乡及余杭地置,治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千秋镇。因山得名。属吴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永康县。(3)五代吴越宝正五年(930年)以乐安县改名,治今浙江省仙居县。属台州。北宋景德四年(1007年)改名仙居县。(4)三国蜀汉章武二年(222年)以鱼复县改名,治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城。为巴东郡治。西晋太康元年复曰鱼复县。(5)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年)置,治今山西省灵石县东。属汾州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改为孝义县。(6)北魏孝昌中置,治白坑城(今山西临汾市北,一说今洪洞县西南)。隋开皇初改名西河县。(7)唐武德元年(618年)析涪陵、巴二县地置,治今重庆市长寿区西南。属涪州。开元二年(714年)废。(8)唐垂拱二年(686年)改华原县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。属雍州。神龙二年(706年)复名华原县。(9)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珲春市西北英安村。属庆州。辽废。(10)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(954年)以江夏县永安场置,治今湖北省咸宁市。属鄂州。北宋景德四年(1007年)改名咸宁县。(11)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年)置,治今河北省青县。为乾宁军治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改为乾宁县。(12)北宋景德四年(1007年)升永安镇置,治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属河南府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为芝田县。(13)辽升永安寨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北新民村。为降圣州治。金废。(2)古旧县名。(1)明景泰三年(1452年)析尤溪、沙县二县置,治今福建省永安市。属延平府。1984年撤销,改设永安市。(2)明隆庆三年(1569年)析归善县二部及长乐县一部地,以安民镇置,治今广东省紫金县。属惠州府。清因袭。1914年因与福建、广西二省永安县重名,改名紫金县。以县有紫金山得名。(3)旧县名。1912年由永安州改置,治永安(今广西蒙山县驻地蒙山镇)。因与福建、广东二省永安县重复,1914年改名蒙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岷州

    西魏大统十年 (544) 置,治所在同和郡(治今甘肃岷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9: “南有岷山,因以为称。” 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地。隋大业初废,义宁二年 (618) 复置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和

  • 两会溪

    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金峒安抚司:两会溪在“司北五里。即积玉山溪涧所会流也”。

  • 封兴县

    东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南朝梁属梁信郡。隋属封州,大业初废入封川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后又废。古县名。晋末置,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。属晋康郡。南朝宋改属苍梧郡。隋大业初废

  • 新市铺

    亦作新石铺。即今四川简阳市南新市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简州: 新市铺 “在州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南丰 (豐) 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18) 置,治所在郧乡县 (今湖北郧县)、八年 (625) 废。②元至元十九年 (1282) 升南丰县置,直隶江西行省。治所即今江西南丰县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县。

  • 国殇墓园

    在今云南腾冲县城西隅、叠水河瀑布南侧小团山。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时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阵亡烈士而建。有忠烈祠、烈士冢、纪念塔等。忠烈祠建在小团山麓,有碑记述战斗始末和建园缘由。烈士冢呈八行纵队葬列于

  • 凉亭驿

    在今河北沽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 凉亭驿 “明初置八驿之一也,太宗北征尝驻跸于此。宣德中朵颜入犯独石,守将杨洪遮击之于凉亭驿”。即此。

  • 蓟丘

    在今北京城西南。《战国策·燕二》: 燕昭王廿八年 (前284),乐毅报燕王书: “蓟丘之植,植于汶皇。”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,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,因丘以名邑也。”

  • 那河隘

   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峙浪乡那河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那河隘“在思陵土州南三十里,接交阯禄州界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。清时设兵戍防。

  • 飞鸾岭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南十五里飞鸾镇。明嘉靖《福宁州志》卷2《山川》宁德县:飞鸾山“在二都,形如飞鸾展翼”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