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新县

永新县

三国吴宝鼎二年(267)置,属安成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。隋开皇中废入泰和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平州。八年(625)又废。显庆四年(659)复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永新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永新州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部,西南邻湖南省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195 平方千米。人口47.8万。辖10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禾川镇。三国吴析庐陵县地置永新县,治今县西沙市乡下排洲村东侧,属安成郡。《郡县释名》江西卷下:“孙吴始析置永新县,长永维新之义也。”隋废安成郡,省永新入泰和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析泰和县地置南平州,复置永新县;八年州废,又省永新入太和县。显庆二年(657年)再置永新县,治今址,属吉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县为州,属吉安路。明降州为县,属吉安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,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罗霄山脉东侧,万洋山绵延境南,陈山盘踞境北,禾水流经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薯类、豆类、生姜等,为省桑蚕、油菜籽、林业生产重点县。特产柚皮、酱姜、蜜茄。有铁、石膏、石灰石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机械、采矿、冶炼、水泥、化工、丝绸纺织、抽纱工艺、酿造、食品等。分文铁路经县境中部,境内文竹为终点站;有319国道、敦永、安永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永新联席会议旧址、三湾改编旧址、龙源口战斗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梅田洞、南华山、碧波岩、南塔、忠义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驮甘溪

   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隆安县:驮甘溪“在县东二里。……皆出武缘县界,流入境分引溉田,下流注于大江”。

  • 大方盘城

    俗称河仓城。始建于汉。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一百二十里戈壁滩上。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。俗称河仓城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北戈壁滩上,西距玉门关20千米。建于汉代,是汉至魏晋时期中国西部

  • 真定府路

    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所在真定府 (治真定县,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、藁城、巨鹿、丘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废。北宋

  • 城阳州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城阳军置,治所即今山东莒县。二十四年 (1184) 改名莒州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城阳军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莒县、沂水、莒南、日照、沂南

  • 冈成城

    在今山东莘县西。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蔡泽相秦数月,人或恶之,惧诛,乃谢病归相印,号为纲成君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东郡阳平侯国有冈成亭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漯水“东北出郭径阳平县之冈成城西”。《方

  • 周首

    春秋时齐邑,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一年》: “齐襄公之二年,鄋瞒伐齐。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,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。”杜注: “周首,齐邑。济北谷城县东北有周首亭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今世

  • 渴密里

    亦作合迷里、哈梅里、哈密力。即今新疆哈密市。《元史·脱力世官传》: “脱力世官,畏吾人也。……父帖哥术探花爱忽赤,宪宗命长渴密里及曲先诸宗藩之地。” 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哈密卫于此。即“哈密力

  • 古州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古州八万洞长官司置,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清废。元置古州八万洞长官司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属思州安抚司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为古州长官司,后废。永乐元年(

  • 汉葭县

    三国魏改汉发县置,属涪陵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钟离牧传》:永安六年(263), 以牧领武陵太守,“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,率涪陵民入蜀迁陵界”。西晋后废。古

  • 马寒山

    亦名马衔山。即今甘肃临洮县北马啣山,接榆中县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狄道县:“北有马寒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0狄道县:马寒山“其山绵亘数百里,势极高峻,虽炎夏冰雪不消,亦名马衔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