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口
又称夏口、沔口、鲁口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水入长江之口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伐陈,杨俊督诸军屯此。唐刘长卿有“汉口夕阳斜渡鸟,洞庭秋水远连天”诗句。
又称夏口、沔口、鲁口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水入长江之口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伐陈,杨俊督诸军屯此。唐刘长卿有“汉口夕阳斜渡鸟,洞庭秋水远连天”诗句。
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永丰县:灵鹫隘“在县东南灵鹫山下。东通江山县之青湖镇,北达玉山县”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西峡江在“府东南六十里。受永福县印溪之水,流经此,接仙崎江。又东流十余里,东峡江亦流合焉。东峡即南台下流也。亦曰峡江,两山夹峙,上合诸水,下通潮汐,阔十余里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三县镇置,治所在定安县 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地。十四年 (490) 改名邠州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宁县一带
①东汉置,属陈国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建安元年 (196),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西晋属梁国。东晋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鹿
在今四川北川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9茂州: 栖鸡村,“ 《图经》 云: 去茂州东北一百七十里。有三路: 一通茂州; 一通龙州; 一通绵州,皆吐蕃险要之地,今隶石泉军”。
明隆庆元年 (1567) 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2:“隆昌县古昌州地,隆庆改元置,理隆桥驿,二义兼取矣。” 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
1917年改盐井渡行政委员置,属云南省。治所在盐井渡 (今云南盐津县城南郊的老街)。民国《云南盐津县地志资料》: “按 ‘盐津’ 二字即盐井渡三字之义,特简而文雅。” 1931年县治稍北移至官田坝 (
北宋置,属通远县。在今甘肃环县东南一百里。元废。
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。《魏书·肃宗纪》:孝昌二年(526),“葛荣败都督广阳王渊、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逻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东吴川县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郡》:高州镇千总 一员驻梅菉汛。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吴川市。清设千总驻防。(2)区片名。在广东省吴川市东南部、鉴江下游东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1.3万。梅、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