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沘水

沘水

①又名比水、泌水。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。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,西南流经县南,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,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。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,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。《吕氏春秋·似顺论·分职》: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,荆使唐蔑将兵应之,章子“与荆人夹沘水而军”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更始元年(23),“汉军复与甄阜、梁丘赐战于沘水西,大破之”。

②即淠水。今安徽中部之淠河。发源于安徽霍山县,北流经霍邱入淮河。《水经·沘水》:“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、霍山东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地理志》曰,沘水出沘山,不言霍山。沘字或作淠。”此后遂通称淠水。


古水名。(1)沘,本作比,后作泌。或作泚,误。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刘玄更始元年(23年),“汉军复与甄阜、梁丘赐战于沘水西,大破之”,即此。(2)即今安徽省中西部的淠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庐江郡潜县:“沘山,沘水所出,北至寿春入芍陂。”《水经》:“沘水出庐江潜县西南霍山东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沘字或作淠。”此后遂通称淠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郎山

    ①又名狼山。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“徐水东北屈径郎山,又屈径其山南。众岑竞举,若竖鸟翅,立石崭岩,亦如剑杪,极地险之崇峭。汉武之世,戾太子以巫蛊出奔,其子远遁斯山,故世有郎山之

  • 葛山县

    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置,属龙亢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怀远县西北河溜镇葛山寺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 废。

  • 大孤山站

    又名阿勒坦额墨勒站。清置,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三十五里大孤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伊巴丹站“又西南六十里至阿勒坦额墨勒站,即大孤山站”。

  • 宝林寺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宝林寺 “前临大河,基周数里。后有松、栗二坪,木皆参天。宋、元皆有碑碣。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”。

  • 零泉县

    即灵泉县。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零泉县”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。属魏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废。

  • 卢奴水

    在今河北定州市北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卢奴城内西北隅, 有水渊而不流,南北百步,东西百余步, 水色正黑, 俗名黑水池。或云水黑曰卢,不流曰奴,故此城藉水以取名。”池水东北合滱水。

  • 菉葭浜镇

    又名陆家浜镇。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二十四里陆家镇。清时有千总驻守。据清诸世器著 《菉溪志》 载: “菉葭浜一名陆家浜,一说以 (陆) 平原后裔居此得名; 一说以地产葭苇,其色绝绿,可充箫管之用得名。”

  • 且末

   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且末城(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)。东汉初为鄯善所并。寻复立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,曾奔且末。北魏末,为吐谷浑所并。

  • 清苑河

    亦名沈水。即古卢水。源于河北满城县东一亩泉,东南流绕保定市城,东入大清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清苑河 “在府西二里,源自鸡距泉,至此分流绕城南北,至东合流入黄狗窳”。

  • 个碧石铁路

    个碧铁路建设过程中,1918—1928年修筑了从云南个旧市北鸡街至临安(今建水县)的支线,1931—1934年又修通了临安至石屏(今石屏县)的支线。个碧至石屏干、支线合称个碧石铁路。全长175.5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