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沘水

沘水

①又名比水、泌水。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。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,西南流经县南,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,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。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,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。《吕氏春秋·似顺论·分职》: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,荆使唐蔑将兵应之,章子“与荆人夹沘水而军”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更始元年(23),“汉军复与甄阜、梁丘赐战于沘水西,大破之”。

②即淠水。今安徽中部之淠河。发源于安徽霍山县,北流经霍邱入淮河。《水经·沘水》:“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、霍山东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地理志》曰,沘水出沘山,不言霍山。沘字或作淠。”此后遂通称淠水。


古水名。(1)沘,本作比,后作泌。或作泚,误。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刘玄更始元年(23年),“汉军复与甄阜、梁丘赐战于沘水西,大破之”,即此。(2)即今安徽省中西部的淠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庐江郡潜县:“沘山,沘水所出,北至寿春入芍陂。”《水经》:“沘水出庐江潜县西南霍山东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沘字或作淠。”此后遂通称淠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赐支河首

    指今青海西南玛多、玛沁、达日等县境之黄河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元年间,周鲔等大败迷唐,“迷唐遂弱,其种众不满千人,远逾赐支河首,依发羌居”。

  • 峰山城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峰山城 “在大庾县北小溪城北十五里。《县志》,其人善弓弩。明正德中,王守仁选弩手从征瑶‘寇’,事平,民恐报复,筑城自卫”。明正德年间筑,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北。

  • 本溪湖

    在今辽宁本溪市区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5本溪县:本溪湖山“下有石湖水, 由洞底流出,入太子河”。严冬不冰,蒸气若雾。清置本溪县以此名。在辽宁省本溪市。原名碑溪湖,又称杯犀湖。清乾隆年间改今名。湖水源自

  • 特进渠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灵州回乐县: “有特进渠,溉田六百顷,长庆四年诏开。”唐长庆四年(824年)开,在回乐县(治今宁夏吴忠市北)境,具体位置不详。溉田六百顷。

  • 清湘县

    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9) 改湘源县置,为全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。后周显德三年 (956) 迁治今全州县。元为全州路治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废入全州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中以湘源县

  • 羊角水堡

    明置,属会昌县。在今江西会昌县南羊角城。在今江西省会昌县南。明属会昌县。

  • 宣江

    即今越南北部明江和锦江合流后由宣光至越池附近注入红河一段。《交趾总志》 卷1: “宣江在宣江州,上接宣化州,下通西鹤江。” 《明史· 张辅传》: “安南有东西二都,依宣、洮、沲、富良四江为险。”

  • 石桥浦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齐中兴元年(501),萧衍攻张冲于郢州,“(曹)景宗遂据石桥浦,连军相续,下至加湖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东。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萧衍攻张充于郢州,命曹景宗

  • 羊膊岭

    亦名大分水岭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二百四十里,为岷山支脉。岷江西支发源于此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《益州记》曰:大江泉源,即今所闻,始发羊膊岭下,缘崖散漫,小水百数,殆未滥觞矣。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,而历

  • 路口驿

    宋置,在今江西上高县西五十里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