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沱水

沱水

亦作沱江。《禹贡》 荆、梁二州皆有 “沱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江沱”。《水经·禹贡山水泽地所在》 作 “沱水”。梁州沱水有二: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郫县: “ 《禹贡》 江沱在西,东入大江;”汶江 “江沱在西南,东入江”。前者在今四川郫县西南,为古郫江之前身,为检江 (流江即岷江正流) 之别流,东出至成都还入流江。另说上游即今柏条河、毗河,自都江堰市别岷江东出,下游即今自金堂以下之沱江,至泸州市注入长江。后者在今四川汶川县西,相当今杂谷脑河。荆州沱水,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郡枝江县: “江沱出西,东入江。” 在今湖北枝江县东; 古江水至此分为南北二派,南为大江正流,北为沱水,后世南流日微,沱水转为正流,即今江口镇附近一段长江。此外,历代学者关于《禹贡》 的沱水还有多种解释。

②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和道县境,北与潇水合。为古营水上游故道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永州府江华县: “沱水在东,上源曰中河,自蓝山入,南屈而东,前河、后河皆流合焉,又西南径锦田所城 (今码市镇)。……又西北合冯水,今谓之练江水也,至县城东曰东河。西河曰萌渚水,自西南来会,又西北入道州 (今道县)。” 又,道县下载: “潇水在东,即古营水,又曰泥江,自宁远县入,西北至青口,与南源沱水合。”


古水名。《禹贡》荆、梁两州皆有“沱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“江沱”,《水经注·禹贡山水泽地所在》作“沱水”。据《汉志》、《水经》梁州沱水有二:一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,一在今郫县西南。前者无考,后者或说即今郫江前身。古时此水自县西别清水河(古人以此为长江正流,称为流江),东出至成都入锦江。一说上游即今毗河,自都江堰市别岷江东出,下游即自今金堂县以下的沱江,至泸州注长江。荆州沱水在今湖北省枝江市东,古长江在此分为南北两派,南为长江正流,北为沱水,后世江道变迁,沱水成为正流,即今江口镇附近一段长江,或说“沱”即长江决出的江流。此外历代学者对《禹贡》“沱”还有不少解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涪陵驿

    在今四川涪陵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涪州: 涪陵驿 “在州治东滨江,水驿也”。

  • 党子口

   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光化县: 党子口 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《舆地记》: 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,易小舟,又三十里至党子口”。

  • 椑县

    又作稗县。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向城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椑,又作稗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,属琅邪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小沛

    即今江苏沛县。汉改泗水郡为沛郡,治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,故以沛县为小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:“(刘)备东击(袁)术,(吕)布袭取下邳,备还归布。布遣备屯小沛。”即此。汉沛县的别称。两汉

  • 下蒲水

    即今四川宣汉县、万源市之后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37东乡县:“分新安县于益迁、下蒲两水间置石州。”

  • 炉山汛

    清置,属清平县。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香炉山。旧有外委戍守。

  • 蓝口镇

   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“其地为龙川往来孔道,古为石砦,临河险峻。”在广东省东源县东部。面积1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蓝口圩,人口5340。因濒临蓝

  • 金州卫

    明洪武八年 (1375) 改显州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。清雍正十二年(1374) 改为宁海县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,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。辖境相当今辽东

  • 龙冈县

    ①即龙刚县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“龙定令,晋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龙冈,疑是。永初郡国、何、徐并云龙定。”②隋开皇九年(589)改襄国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。《元和志》卷15

  • 宾同陇国

    即宾瞳龙国。在今越南中部南境藩朗。《宋史·大食传》: 至道三年 (997) 二月,“与宾同陇国使来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