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河铺
即今河南固始县东三十三里泉河铺乡。明嘉靖 《固始县志》 卷3 《铺舍》: 总铺 “东十里曰沙河,又十里曰皮桥,又十里曰茹陂,又十里曰泉河”。
即今河南固始县东三十三里泉河铺乡。明嘉靖 《固始县志》 卷3 《铺舍》: 总铺 “东十里曰沙河,又十里曰皮桥,又十里曰茹陂,又十里曰泉河”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从蔡龙洞名之。” 贞观十年 (636) 属廉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
在今四川金堂县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9:“大渡、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。《旧志》 谓《华阳国志》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。 后因有宋韩遗迹,改名韩滩。”
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里湟水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 通湟砦,“故啰抹通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”。吐蕃筑,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改通湟
战国赵地。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惠文王二十九年(前270),“赵使赵奢将,击秦,大破秦军阏舆下,赐号为马服君”。《正义》:“因马服山为号也。……《括地志》云:马服山,邯郸县西北十里也。”
即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安居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居县:“旧治柔刚山, 天授二年移治张栅。”
即今青海湟源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丹噶尔城“在西宁县西九十里,周七百七十丈。本朝雍正五年筑,设参将驻防。乾隆九年增设主簿。其路逼西藏,地通青海,兼为番人交易之所”。道光九年(1829)于此置丹噶
古国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。一说班卒可能为Panchur的对音,据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记,当在今马来西亚马来亚西岸。
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北梨树沟。盛产煤。清光绪末始开采。
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二十一里道滘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东莞县图: 县西南有到滘汛。
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郃阳县:坊镇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坊镇,人口 5940。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,后改名宝坊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