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泗阳县

泗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泗水国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旧黄河南。东汉废。

②1914年改桃源县置,属江苏淮扬道。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1年迁治众兴镇 (今泗阳县)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。属泗水国。东汉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苏省北部、成子湖南岸。属宿迁市。面积 1488 平方千米。人口117.1万。辖16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众兴镇。西汉元鼎元年(前116年)置泗阳县,故城在今县东。古泗水北岸,故名。据《地学杂志》1914年第二号载《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》:“该县在汉为泗阳县,且泗水在县北”,故名。东汉省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)于桃源镇置淮滨县,属泗州,寻废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置桃园县。县治在今锅底湖桃源滩附近,属淮安路。明洪武初改为桃源县。清因之,治城厢,属淮安府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桃源县同名,复称泗阳县。1914年属淮扬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39年侵华日军占据县城,次年起泗阳县先后分建四个抗日民主政权,其中淮泗、泗阳两县属淮北行政区,泗沭县、运河特区属淮海行政区。1941年泗阳县城厢镇被毁后,迁治今众兴镇。1944年运河特区撤销,分别并入宿迁、泗阳、泗沭等县。1948年淮泗县并入泗阳县;次年泗沭县并入泗阳县,驻众兴镇,属苏北行政淮阴专区。1952年改属江苏省淮阴专区。1970年属淮阴地区。1983年属淮阴市。1996年划属宿迁市。地处黄淮平原。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。中运河、废黄河、六塘河平行横贯全境,运北诸河汇入六塘河,辗转经灌河入海,运南诸水均直接流注洪泽湖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棉花、油菜籽为主,并产蚕茧。山羊、淡水养鱼较发达。矿产有泥炭、铁锰结核、石油、硭硝、石英、磁土、卤碱、钾盐、耐火黏土等。工业有酿酒、纺织、化学、机械等,洋河大曲和红梅牌绢丝、四洋牌铲运机著名。特产金针菜、车轮饼、山羊板皮等。新长铁路、京杭运河和徐淮、泗沭干线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烈士陵园等。古迹有南宋名将刘世勋墓及穿城古井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驴川县

    即闾川县。在今陕西旬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“驴川县”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西。属金州。贞观二年(628年)废。

  • 清水溪

    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顺庆府南充县: 清水溪 “在府城东,居民借以灌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一》: 清水溪“在南充县东。源出请雨山,西北流十五里,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”。②即今四

  • 卢戎

    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三年(前699),“及罗,罗与卢戎两军之”。

  • 五路岭

   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浦江县:五路岭在“县南十里。长五里, 自县入郡所经也”。

  • 武修亭

   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北济也。自荥泽东径荥阳卷县之武修亭南。《春秋左传》: 成公十年,郑子然盟于修泽者也。郑地矣。杜预曰: 卷东有武修亭。”

  • 洞口市

    即今湖南洞口县。原为武冈县地,明代已有 “洞口” 之名。方以智有 《游洞口林谷诗》。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《洞口记》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。1952年设洞口县,因洞口为名。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。

  • 马佐拉

   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一百六十多里。“马佐”,藏语意为红色山包,“拉”意为山口。马佐拉是从乌热翻越喜马拉雅山赴印度尼提一带的山口之一。

  • 真良水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城步县: “真良水在县东三十五里。经县城南,与巫水合。”

  • 虞城

    ①在今山西汾阳县南二十里虞城村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隰城县有 “虞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1孝义县: “虞、虢二城,相传晋灭虞、虢,迁其人于此,筑城以居之。”②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:

  • 石堡山

    又名分秦山。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二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曲靖军民府:石堡山“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,与诸酋会盟处。下有温泉,阔二丈许,其沸如汤。或曰即东山河之源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