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州

泸州
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江阳县 (今四川泸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泸州: “取泸水为名。”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泸川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泸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泸川郡,乾元元年(758) 又改为泸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沱江下游及长宁河、永宁河、赤水河流域。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 迁治州东长江北岸神臂崖城 (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)。景定二年 (1261) 改为江安州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改为泸州,治所在茜草坝 (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东岸)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升为直隶州。徙治今泸州市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泸县。1950年析泸县城区及近郊置泸州市。泸州老窖大曲、特曲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和1987年泰国国际金鹰怀奖,素有 “酒城” 之称。

②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(西河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属建昌府。后废。


(1)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江阳县(隋大业中改为泸川县,今四川泸州市)。以泸水为名。北周曾置总管府。隋大业初及唐天宝、乾元间改为泸川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泸州、泸县、隆昌、富顺、合江、江安及重庆市荣昌等市县地。唐置都督府,督十羁縻州,辖境包有今高县、珙县、兴文、叙永、古蔺和贵州省赤水、习水等市县。南宋末改为江安州。元复为泸州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省州治泸川县入州,辖境仅存今泸州、泸县、江安、合江等市县地。属重庆路。明、清属四川省。1913年废州为泸县。(2)元至元中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部及德昌县北部。属建昌路。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南坑镇

   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溪水东滨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5:萍乡县东南有下南坑。

  • 上罗计堡

    明景泰初置,属珙县。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(上罗场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珙县:上罗计堡“正德十一年,抚臣马昊讨都掌叛蛮,屯驻于此”。清废。

  • 平江县

    五代楚改昌江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平江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县,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,与湖北、江西

  • 洮湖

    一名长塘湖、长荡湖。即今江苏金坛市南长荡湖。《初学记》 卷7: “张勃 《吴录》: 五湖者,太湖之别名,以其周行五百余里,故以五湖为名。或说以太湖、射贵湖、上湖、洮湖 (洮湖一名长塘湖,在义兴)、滆湖

  • 延头戍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之左有武口,水上通安陆之延头。”《宋书·谢晦传》:元嘉三年(426),谢晦兵败, 自江陵北逃,“至安陆延头,为戍主光顺之所执”。

  • 青墩遗址

    在今江苏淮安县西北四十四里、沙岗镇东南四里。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。1976—1979年进行过三次发掘,发掘面积490平方米。文化堆积层厚3—4米。可分三期: 早期接近南京北阴阳营文化,该层有木结构建筑

  • 弘闻县

    辽置,为渌州治。治所即今吉林临江市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辽改渤海神鹿县置,即今中国吉林省临江市与朝鲜交界处鸭绿江南岸地区。为渌州治。金废。

  • 蓬山县

    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咸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。北宋熙宁三年 (1070) 废入营山县。古县名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咸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,属蓬山郡

  • 辉南厅

    清宣统元年 (1909) 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大肚川 (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)。以地在辉发河南岸,故名。寻移治谢家店 (今辉南县东南辉南镇)。1913年改为辉南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置,治今吉

  • 札哈苏淖尔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卡兹纳科夫卡附近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额尔齐斯河“札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,南北相去里许,两淖尔间置卡伦”。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卷3:扎哈苏淖尔卡伦“在霍通哈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