洱西驿
明洪武中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南。天启间废。
明洪武中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南。天启间废。
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七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9龙冈县:石井冈在“县西北七里。一名龙冈。《水经》云:蓼水出襄国石井冈, 冈上有井,大如车轮,隋《区宇图志》云:光武营军时所凿”。
①西晋改涪县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。《晋书· 孝怀帝纪》:永嘉五年 (311),“李雄攻陷涪城,梓潼太守谯登遇害”。即此。东晋移梓潼郡于此。南朝宋复为涪县。②南朝梁置,为始平郡治。
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二十里大金店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二年(1863)八月,“张总愚自据大金店”。
北宋置,属新明县。在今四川岳池县西二十里。开禧三年 (1207) 升为和溪县。(1)在福建省南靖县西北部、九龙江西溪上游。面积169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和溪,人口 1590。因有四大坑
即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。源出锡霍特山,东北流入黑龙江。《金史·婆卢火传》:“直攧里部人尝寇耶懒路,穆宗遣婆卢火讨之,至阿里门河,辞勒罕伪降,遂略马畜三百而去。”即此。古水名。又称阿里民忒石水。
即今山西平定县东七亘。1937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曾在此置平东县。
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天成寺北。又名西台。相传为唐李靖舞剑台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8: “逾四岭而西者,李靖庵。有峰,高二里,顶广四丈而平,李靖舞剑台。靖往战高丽,过此台也。”
唐大历元年 (766) 改北野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即今安徽绩溪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绩溪县: “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,相去一里,并流离而复合,有如绩焉,因以为名。” 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属徽州。元
①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。晋属燕国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并入潞县。②东晋永和中置(一说南齐置)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以安乐水为名。梁改为安乐戍。北周保定四年(56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。《清 一统志·曲靖府》 “紫溪山” 条引 《府志》: “明洪武二十六年,越州蛮阿资叛据龙窝,沐春讨之,至紫溪败其党,直抵龙窝擒之。”(1)古山名。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南。明初沐春讨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