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涌 (湧) 泉

涌 (湧) 泉

①在今上海市静安寺前。因昼夜沸腾,故又名沸井。俗称海眼。清末围以石栏,题为“天下第六泉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妨碍交通,拆去石栏,加盖于井上,铺为路面。

②在今河南内乡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内乡县: 涌泉“广八尺, 水极清澈, 自下涌出, 的如珠,溉田甚广”。

③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二十里。涌出石罅中,西流十里入溱水。宋余靖有 《涌泉亭记》。

④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遂宁县: 涌泉 “在县西北。至 (玉) 垒镇之曲,有清泉涌出,灌溉垒旁之田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一》: 涌泉“在遂宁县西北玉垒镇。其地有泉涌出,灌溉镇旁之田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均村市

   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乡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均村市“在万安县东南一百三十里,接兴国县界”。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东南。清属万安县。

  • 长乐山

   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:长乐山“在州东六里。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,因名白马山。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”。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潼川州:长乐山“在遂宁县西。形如蟠龙,

  • 叶如

    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,将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(亦作藏如拉)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思藏四如。叶如是藏文音译,意为“右翼(部)”,其区域东至沙克,

  • 宏赐堡

    一名弘赐堡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四十五里宏赐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宏赐堡“在得胜堡东二十里。嘉靖十八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。周四里有奇,分边十九里零”。

  • 楚里塔哈山

   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楚里塔哈山,“喀拉苏、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,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
  • 弥川堡

    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晋宁军: 弥川堡 “地名小红崖,元符二年,同砦赐名”。元废。

  • 龙江县

    1913年改龙江府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齐齐哈尔(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)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改属嫩江省。1946年移治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。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。1955年移

  • 吕州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州置,治所在霍邑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、洪洞县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贞观十七年(643)废。《元和志》卷12霍邑县:“吕坂在县西南十

  • 玉女泉

   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45潞城县:“玉女泉在县西北五里。深五尺,未尝盈竭。泉内时有白气升出,蒙覆其上则有雨,时人谓之玉女披衣,恒以为候。”②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南汤池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7德

  • 五名山

    即今湖北红安县东南五云山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一》:五名山“在黄安县东南二十里。其阴列山如屏,其阳凹嵌如屋,迤而西,有峰如盖,群山合沓,状如窝然。俗因名天窝。林泉木石最为幽胜,中有腴田十余亩,窝内隆冬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