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水江

清水江

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。源出马山县古零乡,南流经武鸣县,西流入隆安县境,注入右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清水江 “在府北。东南流,城中有通津水、桥利水俱流合焉,下流会于大榄江”。

②即今广西上林县之清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 清水江 “一名北江。源出古零土司界,东流入上林县,至章光岭与南江合,经县北,又东入迁江县界,为清水江,经县南折北,流至县东北入红水江”。

③亦名清水、黄沙江、青川江。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小剑水“东北流径其 (小剑) 戍下入清水,清水又东南注白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昭化县: 清水江 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自青川千户所东流入县境,至县北合白水江。又东南流合嘉陵江。其水清涟滢碧,因名”。

④在今贵州锦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五开卫: 清水江 “在卫西南。即新化江也。江水清深,旁皆乱石丛箐,为生苗巢穴,可通竹木牌筏,至靖州之远口堡”。 至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与��水合, 东流为沅江。

⑤上游为南明河,出贵州长顺县东北境,北流径贵阳至开阳县东北合乌江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 卷8:“(贵阳) 东一百五十里有清江水 (《清一统志》 引作“清水江”),其水甚清冽,岸峰壁立,崎岖难行,乖西、巴乡诸部苗佬倚此为险。” 明天启二年(1622) 水西安邦彦反,围贵阳,抚臣王三善分兵由此驰救。


(1)乌江支流。在贵州省中部。上源南明河源于平顺县与贵阳市花溪区交界的野鸡岩山麓,东北流至龙里县两岔河汇独水河后称清水江,经龙里、福泉、瓮安等县市境,北流到开阳县东北入乌江。长514千米,流域面积1.72万平方千米。天然落差739米,水能资源丰富。建有花溪、松柏山、阿哈等中小型水库,并建有十余座水电站。主要支流有独水河、小车河、南贡河等。明天启二年(1622年),水西安邦彦反,围贵阳,巡抚王三善分兵由此驰救。(2)又称清水河。沅江上游。在贵州省东部。源出都匀市西北与贵定县交界处的牛篷山麓,自西南向东北流至天柱县金子附近入湖南省境,汇黔城镇的㵲阳河(㵲水)后称沅江。长542千米,流域面积3.04万平方千米。支流众多,主要有重安江、新平河、巴拉河、南哨河、巫下江、六洞河、亮江、鉴江河、对江等。落差较大,建有小电站多座。重安江汇口以下,为湘、黔水运要道,黔东林区木材大部由此放排外运。参见“沅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黄

    又作黄。战国魏邑。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齐宣王用孙子计,救赵击魏。魏遂大兴师,使庞涓将,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,过外黄。”即此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 有《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章

  • 窦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扶州置,治所在信义县 (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)。《寰宇记》 卷163窦州: “以罗窦洞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怀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窦州。辖境相当

  • 山西省

    清改山西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太原府(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。简称晋,别称山右、河东、三晋。在中国中部,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。因地处太行山之西得名。面积15.6万平方千米。人

  • 山坪

    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“合小坪”条内:“山坪在县西南。正德中,‘贼’曹甫反,据江津,抚臣林俊攻败之,又败之于山坪、伏子岸诸处,尽歼其众。”

  • 丰民洲

    今四川丰都县南长江岸丰稔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又径东望峡,东历平都,峡对丰民洲,旧巴子别都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酆都县“平都山”条:“下有丰民洲,洲临江。”

  • 郢门山

    即荆门山,又名楚门山。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南,与宜昌市猇亭区西北虎牙山隔江相望。唐李白有 《郢门怀古》 诗。温庭筠 《送人东游》诗: “高风汉阴渡,初日郢门山。”(1)古山名。又作楚门山。在今湖北

  • 陭氏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。西晋废。十六国刘聪复置,北魏废。(陭yì) 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,属上党郡。西晋废。十六国汉刘聪复置,为冀州治。北魏废。

  • 单东革什咱安抚司

    亦名革什咱安抚司。清康熙三十九年 (1700) 置,属雅州府。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。宣统三年 (1911) 改流,属道坞委员。

  • 白牛村市

    即今浙江嘉善县东北枫泾镇。元改为枫泾镇,置巡司于此。并设白牛务。

  • 虎门销烟池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口。清道光十九年 (1839),林则徐将英、美等国烟贩交出的鸦片二万余箱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。销烟池有二个,长宽各45米,池底平铺石板,四周栏桩钉板,池旁开一涵洞,池后通水沟。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