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远军
北宋初清远镇,后改为军。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。一说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。《寰宇记》卷36: 灵州有 “清远” 镇。在群山之口,当环州、灵武间要冲。咸平四年 (1001) 地入西夏。元丰四年(1081) 收复,后又被西夏攻占。
北宋初为清远镇,后置军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,一说当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。在群山之口,当环州、灵武间冲要。咸平四年(1001年)地入西夏。
北宋初清远镇,后改为军。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。一说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。《寰宇记》卷36: 灵州有 “清远” 镇。在群山之口,当环州、灵武间要冲。咸平四年 (1001) 地入西夏。元丰四年(1081) 收复,后又被西夏攻占。
北宋初为清远镇,后置军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,一说当在今同心县东南预旺附近。在群山之口,当环州、灵武间冲要。咸平四年(1001年)地入西夏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拒墙堡“嘉靖二十四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,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”。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。明嘉靖二十
即今陕西勉县西南十五里老虎沟。《宋史·理宗纪》: 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,蒙古兵破大安军,“忠义副总管杨世威坚守鱼孔隘,孤垒不降”,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。南宋淳祐三年(1243年)蒙古军南犯,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官河 “源出昌平县一亩泉,分为二流: 一曰官河,流入宛平合高梁河; 一曰双塔河,经双塔店入榆河”。②即古邗沟。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
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仓山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32年改仓山镇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相州置,治所在安阳县(今河南安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安阳、鹤壁、汤阴、林州、内黄、河北临漳、成安、磁县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相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相州置,治安阳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思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四十五里。贞观八年(634)属费州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多田县:“以土地稍平,垦田盈畛,故以多田为名。”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中置,治今贵州省思南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开建县:九源山寨“在县(今南丰镇)东,瑶寨也。《志》云,县境瑶山凡三十有七”。
北宋置,属合浦县。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廉州合浦县:有“鹿井、三村二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鹿井寨”条下:合浦县“三村寨亦在县(合浦)西南,控宝蛤湾至海口,水路东南转海,至雷
①一称粤江。是我国南方西江、北江、东江的总称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州府一》 “牂牁江” 条:“ 《番禺县志》:牂牁江一名珠江,即西、北二江下流也。东过沥滘堡北,谓之东冲,又东合蚬江,至县东南八十里南海庙
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。有南北二塔: 南塔位于镇南,为八角七檐空心砖塔; 北塔位于镇内,为五檐六角密檐式砖塔,俱为辽代建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