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温汤

温汤

①在今河北蔚县北。《魏书·陆丽传》: 和平时,为侍中司徒,“疗疾于代郡温泉”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㶟水又东北径桑乾县故城西, 又屈径其城北。王莽更名安德也。《魏土地记》 曰: 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,城西渡桑乾水,去城十里有温汤,疗疾有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》: 温汤 “在蔚州北”。

②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南。《魏书·常爽传》: 太延五年 (439),“爽置馆温水之右,教授门徒七百余人,京师学业,翕然复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温汤 “在大同县西南五里”。

③在今河南汝州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中大通五年 (533),“魏主狩于嵩高,己已,事温汤”。胡三省注: “历嵩高而南,唯汝州梁县温汤。” 又仪凤元年 (676) 二月,“丁亥,上幸汝州之温汤”。胡三省注: “汝州梁县西南五十里有温汤,可以熟米。又有黄女汤。帝置温泉顿。”

④即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北麓华清池。北周宇文护于此建皇堂石井,隋文帝又修屋宇,并植松柏千余株,形成著名风景名胜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十一年 (579),“周天元 (宇文阐) 如温汤”。胡三省注: “即骊山温汤,在骊山西北。” 又隋开皇十五年(595),“上幸温汤”。皆即此。唐贞观十八年 (644)建温泉宫 (又名汤泉宫)。

⑤在今陕西周至县境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盩厔县: “有温汤。” 北周温汤县以此名。


集镇名。在江西省武宁县城西北部。上汤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10。清顺治年间余姓建村,以村边有温泉而得名。盛产油茶。多水电站。有温泉疗养院和非洲鲫鱼越冬鱼池。公路东南接柯龙公路。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川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松州置,治所在嘉诚县(今四川松潘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及黑水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松州。

  • 北仑河

    亦名北市江。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防城县:北仑河“其上源曰文义河,出拷邦岭,东北至北仑汛,屈而南,嘉隆江自西南来注之。其南岸则越南界也”。北仑河从木河村起至东兴镇,为中越界河。在广

  • 宾江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。以宾江为名。南齐后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,属晋康郡。南朝齐以后废。

  • 草中之戎

    在今山西东部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 晋文公 “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,以启东道”。韦昭曰: “二邑戎、狄,间在晋东。” 蒙文通 《古代民族移徙考》 依马融说,谓在东阳,即今河南淇县东北。

  • 大渡水

    ①指青衣江,在今四川西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蜀郡青衣县:“《禹贡》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渽。”②一作大度水。指今四川西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若水东南流,鲜水注之,一名州江。大度水出徼

  • 李家市城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李家市城“在钟祥县西南。相传五代时高氏筑”。

  • 怀远军

    ①唐天宝二年(743)置,属安东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辽宁辽中县境,辽河西岸。辽废。②北宋崇宁四年(1105)于王口砦置,治所在怀远县(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平州怀远军:

  • 和尔郭斯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南图尔根河下游东岸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图尔根河 “经齐齐罕卡伦西,又南二十里,经和尔郭斯卡伦西”。

  • 兀的罕千户所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南沾河上游。后废。

  • 般若寺

   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。明成化中建。有清康熙、乾隆帝书额。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。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。后经多次重修。寺坐北朝南,两进院落。寺前为天王殿。院内为大雄宝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