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溧水县

溧水县
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属蒋州。治所即今江苏溧水县。以溧水为名。大业初属丹阳郡。唐属升州。北宋属江宁府。南宋属建康府。元元贞初升为溧水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县,属应天府。清属江宁府。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,西南濒临石臼湖,西部与安徽省相邻。属南京市。面积1044平方千米。人口40.2万。辖8镇。县人民政府驻在城镇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析溧阳县西境及丹阳县东境置县,属丹阳郡。因古溧水(又称濑水、陵水、永阳江、中江等,即今胥溪)得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昇州溧阳县:“溧水西自溧水县界流入。”县以溧水为名。唐属宣州。北宋属江宁府,南宋属建康府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县为州,属集庆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,属应天府。清因之,属江宁府。1912年仍称溧水县。1914年属金陵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属苏南行署区镇江专区。1952年属江苏省镇江地区。1958—1959年属常州专区,后屡属镇江专区、地区。1983年改属南京市。县境东依茅山,西界横山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、玉米、大豆、薯类、苎麻、茶叶等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锗、锶和重晶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电子、采矿、化学、建材、纺织、丝绸等。宁郎、常溧当公路纵横境内。名胜古迹有“臼湖渔歌”、“芝山石燕”、“东庐叠献”、“金井涌泉”、“洞壁琴音”和永寿寺塔、无想寺、天生桥、蒲塘桥。纪念地有中山烈士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湓口城

    又名湓城。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灌婴所筑。即今江西九江市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。《晋书· 地理志》 武昌郡: 柴桑 “有湓口关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“祖约遣祖涣、桓抚

  • 南越武王城

    又名越城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秦二世时,南海尉任嚣死后,即由龙川令赵佗代行南海尉事。“秦已破灭,佗即击并桂林,象郡,自立为南越武王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海郡番禺: “尉佗都”。越

  • 松江府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华亭府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华亭县 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《名胜志》:松江府 “取吴松江而名”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属江浙行省,泰定三

  • 泷水千户所

    明置,属广东都司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罗定州: 泷水千户所 “在州城内,万历四年增设,直隶都司”。后废。(泷shuāng) 明万历七年(1579年)置,治今广东省罗定市。直隶广东

  • 色扎宗

    即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扎宗。1960年并入丁青县。“色扎”,藏语意为黄孩。原为姓氏名。传说凤凰在该地生了一个黄色孩子,故名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色扎村。

  • 河沥溪镇

    今安徽宁国县治河沥溪镇东部。明嘉靖 《宁国县志》 卷2市镇: 河沥溪市在 “县东五里”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 卷27: 宁国县有河沥溪镇。

  • 马疲岭

    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楼子店乡西南。北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自临都馆西北行,“乃登马疲岭,岭不甚峻。度岭,行坂间二十里至崇信馆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楼子店山。辽中京往上京取道于此。

  • 清平墟

   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青平镇。明万历 《高州府志》 卷1: 石城县有青平墟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卷10石城县: 青平墟在 “县西百一十里”。

  • 转斗湾市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转斗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“转斗湾,在 (钟祥县) 城北七十五里。”

  • 神符海口

    即神投海口。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峨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安南建平府: 神符海口“在府南境,义兴城南。永乐十年,张辅等讨陈季扩,破之于神投海口。……神投或曰即神符海口是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