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滏阳河

滏阳河

亦名滏水。古漳河支流。宋元以后,漳河南徙,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一》: 滏阳河,“ 《旧志》: 滏有二源: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;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。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,至临漳县西十五里入漳。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珵,以磁州地低洼,导水北流,从邯郸界径永年、曲周入漳,由是经流遂壮,南尽淤。《磁州志》: 滏水至州南绕城东北,流至阎家浅入邯郸界,又东北至府城南,又绕城东北,至曲周县东,昔时漳滏合流于此”。


子牙河南源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神囷之山……滏水出焉。”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高诱注:“其源沸涌,势如釜中汤,故曰釜。”民国《任县志》:“滏阳河原名滏水,宇文周置县于滏水之阳,因以名县,后乃以县名转称于河。”在河北省西南部。由源出太行山东坡的沙河、泜河等水汇合而成,东北流到献县县城附近和滹沱河汇合为子牙河。长413千米,流域面积为1.77万平方千米。支流有白马河、槐河等。旧时常有水患。建国后建有朱庄、口上、临城等水库和蓄洪工程,并另辟滏阳新河,以减免灾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裹头城

   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莱芜县 “牟城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东北六十里有裹头城,俗传汉武登蓬莱,经此筑城。时方簪冠学道,故名。” (按,《纪要》 称,在莱芜县东北六十里,误。

  • 罗平关

    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南三十里。俗讹为罗那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定远县: 罗平关 “元至大二年,梁王老的与大理构隙,引兵至罗那关,以计杀其守将高蓬”。明属置巡司于此。又称罗那关。在今云南省牟定县西南。《

  • 虎墩

    即小海寨。在今江苏东台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宋范仲淹筑捍海堤,起虎墩,即此。”

  • 岚谷县

    唐长安三年(703)置,属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4岚谷县:“因岚谷为名。”神龙二年(706)废,开元十二年(724)复置岚谷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为岢岚军治。熙宁三年(107

  • 北流溪

   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。《寰宇记》卷87小溪县:“北流溪,今名流溪。”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一》:北流溪“在遂宁县西。……今名倒流溪”。

  • 阳源县

    隋开皇中析隋兴县置,属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北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置,治今河南省卫辉市北。属卫州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开元寺

    ①故址在今河北赵县城内。已毁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:开元寺“在州治西南。宋景祐间于寺中建石塔”。石塔即赵州陀罗尼经幢。②又称东大寺。在今河北邢台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开元寺“在府治东北。唐开元中建

  • 巡司河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先后受汤孙湖诸湖水,北流至鲇鱼套入长江。此即《水经·江水注》 “江水右迤谓之驿渚”者。

  • 曲木城

    即曲沭城。在今江苏新沂市西。《梁书·武帝下》:普通五年(524)十月,裴邃等“攻魏建陵城,破之。辛已,又破曲木”。又作曲沐城。在今江苏省新沂市东南。南朝梁普通五年(524年)裴邃等攻魏,破曲木,即此。

  • 四霜

    一名四礵。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。包括东礵、南礵、西礵、北礵与小礵等岩岛,其中以北礵为最大。清《海国闻见录》上卷《天下沿海形势录》的“四霜”即此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