犁头湾
在今四川青神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青神县: “犁头湾巡司在县境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眉州》: 犁头湾 “在青神县东六十里。旧有巡司。久裁”。
在今四川青神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青神县: “犁头湾巡司在县境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眉州》: 犁头湾 “在青神县东六十里。旧有巡司。久裁”。
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南杨柏乡。清道光《通江县志》卷2:杨柏河“离城六十里。与巴州接界”。
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东。《国榷》: 嘉靖二十四年 (1545),俺答入犯大同中路,总督翁万达以故参将张凤将左,“战于鹁鸽峪”,即此。在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北镇门堡东。《国榷》: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
在今湖北大冶市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冶县:“又东有围炉山,出铁。”
明洪中改普济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清以后废。清康熙年间改普济长官司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,属宁远府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正兴镇。清嘉庆《华阳县志》卷6:苏马头场“治东南五十里,交仁寿县界”。民国又名正兴场,与仁寿县共辖,“市街各辖其半”。
南宋末余玠建十五城之一。在今四川云阳县附近双江镇 (磨盘砦)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6:双江镇 “磨盘寨,一曰磐石城。四壁悬崖,近为大姓涂氏所有”。现前后寨门犹存。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: 闻麖嶂 “本名簾紫嶂。宋末帝昺航海,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,夜闻黄麖鸣,遂徙南岭。其寨址阶石尚存,相连者曰山谷嶂”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。本名
亦作率都沙那、苏都识匿、苏对沙那。又称东曹。隋时为西突厥地,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窣堵利瑟那国,周千四五百里,东临叶河。……土宜风俗同赭时国。自有王,附突厥。”
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。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)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。
1913年改复州置,属奉天辽沈道。治所在复州城 (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)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三十年代移治房瓦店 (即今瓦房店市)。1985年改设瓦房店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