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。1941—1945年晋绥边区置交东县治此。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普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南宋宝祐后废。明成化元年(1465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2:
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二里,上有大散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二年(886),上自宝鸡幸兴元,“以传国宝授(王)建负之以从,登大散岭”。即此。
亦作长径山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长径山在“县东九里。中有长径通往来。《夏瑜记》云,山在城东四里,高数百丈,周二十里。脉自州东巾子山来,山势中断,若蜂腰然。有径路
清置,属乾州。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。
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五十三里饮马池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和顺县:饮马池“在县境西山之阴,水甚清澈,相传石勒饮马处”。
即今台湾岛。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谓: “流求国 (今琉球群岛) 当泉州之东,舟行约五六日程。……旁有毗舍耶。” 同书 “毗舍耶国” 条载: “毗舍耶,语言不通,商贩不及,袒裸盱睢,殆畜类也。泉有
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杨梅镇。清设杨梅坜汛,有把总驻守。日本占领期间设杨梅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杨梅镇。据郭薰风主修《桃园县志》说:“以附近多杨梅树,中央有一大坜谷,故名。”
在吉林省舒兰市东南部。面积473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城子街,人口2290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曾筑有土围墙,俗称土城子,后演变为今名。1949年为小城区,1956年设乡,1958
在今江西石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石城县: 鱼骨漈潭 “在县东七十里万山间。石岩倒垂,小潭深靓。岩上飞瀑,下蔽潭口,称为奇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