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屿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包括大猫屿与小猫屿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载大猫屿、小猫屿,谓 “土人呼为大猫、小猫”。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包括大猫屿与小猫屿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载大猫屿、小猫屿,谓 “土人呼为大猫、小猫”。
十六国后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东晋隆安元年(397)郭黁叛,“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,与(吕)纂共击黁军,破之”。又《沮渠蒙逊载记》:段业神玺二年(398),“业筑西
北宋置,即今福建明溪县治明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“明溪驿在县西门外。宋元符中置驿,属清化县。明初因之。成化中属今县。”
元大德四年 (1300) 以维摩部置,属广西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。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。彝语 “维” 为沟,“摩” 为水井,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。明代属广西府,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
即今新疆哈密市西二堡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:阿斯塔纳“亦名二堡。……东距哈密城八十里。境有村庄凡三,泉二十三处”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正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南十里。北周移治今曲沃县南三里安吉村。隋开皇十年(590)移治今曲沃县,大业三年(607)属绛郡。唐属绛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
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。东汉废。东晋复置,为安定郡治。十六国时,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。唐至德元年(756)改名保定县。②西汉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
亦作循城道。西汉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汉水东南径修城道南,与修水合。” 即此。东汉废。
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二十八里程道口。1941年陈毅指挥新四军与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三纵队在此激战。为著名的程道口战役纪念地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漏水“出南山赤谷,东北流径长杨宫东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:“赤谷在(盩厔)县东南三十五里。”
亦作阿尔古厅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改大金川安抚司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川县地。四十四年(1779)废入美诺厅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改大金川安抚司置,治今四川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