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凤楼村
即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。1946—1950年初为平北县治。
即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。1946—1950年初为平北县治。
即覃家寨。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北覃家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慈利县: 覃垕寨 “在县西。明初覃垕作乱,命杨璟讨之,进至覃垕寨。……既而大兵取蜀,周德兴克其覃垕寨,即此”。
即和墨州。唐贞观中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拨换城 (一名威戎城,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)。贞元中废。又作和墨州。唐贞观年间置,治拨换城(又名威戎城,今新疆阿克苏市)。
在今山西怀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怀仁县:三台岭“在县北。《边防考》:怀仁城周四里有奇,黄花岭峙其前,三台岭拥其后”。
在今浙江仙居县城西隅。宋《嘉定赤城志》卷3仙居县:安洲驿“在县西三百步。旧名括苍驿,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,后废。嘉泰二年令林岳重建,以近安洲山,更今名”。
在今广西岑溪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岑溪县:石泷“大石连江,不通舟楫”。
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石堰“在县东四十里。诸山涧之水皆汇于此,有北山桥跨其上。明正统中作石堰,山水瀑溢,往往圮坏。正德初, 邑民韦仙倣做新安堰坝法, 以薪代石,遇圮则修。又凿渠
即今北京市怀柔县东雁栖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义县:大水峪河“在县北三十里,源亦出塞外,经怀柔县流入界,至孙家庄东北,合于黄花镇川河”。
一作宛水。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,自石堰东菀城西,屈径其城南,又东南流历土军东北……菀水东南入淇水。”
在今安徽萧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 “今萧县西有鸿沟亭。” 即 《春秋》 鲁国之 “红”。
即今四川万县东南龙驹镇。《新定元丰九域志》卷8忠州:“南宾县尉司,本伪蜀龙渠镇,属夔州,皇朝割属忠州,移南宾县尉于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