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水
今山东泰安市东梳洗河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环水 “出泰山南溪,南流历中、下两庙间。其水又屈而东流,又东南径明堂下,世谓此水为石汶”。
今山东泰安市东梳洗河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环水 “出泰山南溪,南流历中、下两庙间。其水又屈而东流,又东南径明堂下,世谓此水为石汶”。
①即余吾戎。商、周时国,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。②西周时国。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周有徐、奄”,即此。春秋昭公三十年 (前512) 为吴所灭。西汉置徐县。(1)古国名。(1)西
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振太乡驻地。原名草皮街。傣语名太和街。“太” 为棉花,“和” 为箐,意即箐边种过棉花。1916年设草辟县佐。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。
亦作呼拉玛。 在今新疆巴楚县。 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呼拉玛 “在叶尔羌城东北六百二十里。乾隆二十四年,副将军富德、参赞大臣舒赫德援将军兆惠,破霍集占于此。提督豆斌死焉”。《清史稿·兆惠传》: “富
亦作平石。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一百六十里老坪石镇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清徐县西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 中行献子梦中 “见梗阳之巫皋”。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戊为梗阳大夫”。皆此。
亦名万顷池。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建成都城取土成池,在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凤凰山东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其筑城取土,去城十里,因以养鱼,今万岁池是也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成都县:“北
即今吉林集安市东北黄柏乡。民国 《辑安县志》 卷1: “黄柏甸在城东五十五里,临鸭绿江,运输便利,商铺二十余户,极称兴盛。”
唐西域尸弃尼国 (识匿国) 都城。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 (今属塔吉克斯坦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识匿 “初治苦汗城,后散居山谷。有大谷五,酋长自为治,谓之五识匿”。
亦称南夏墅镇。即今江苏武进县南二十里南夏墅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县图: 南有夏墅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武进县南有 “夏墅镇”,“夏墅跨邵尧港,以别于西夏墅,亦称南夏墅”。
明洪武六年 (1373) 置,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新站镇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改置桐梓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