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禾县
①西晋改番和县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十六国后凉升为番禾郡。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番和县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咸亨元年 (670) 为雄州治。调露元年(679) 又属凉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武威郡,三年(744) 改名天宝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时改番和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。属武威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复改番和县。
①西晋改番和县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十六国后凉升为番禾郡。
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番和县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咸亨元年 (670) 为雄州治。调露元年(679) 又属凉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武威郡,三年(744) 改名天宝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时改番和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。属武威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复改番和县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改龙水县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发轮镇南。不久复改为龙水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改龙水县置,治今四川省资中县西北。属资州。后复改龙水县。
1935年改陇川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夏秋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四十九里杉木龙,冬春驻今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街。1949年迁治城子镇。1952年改陇川县。见“陇川设治局”。
本铁檠城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裁。
明崇祯十三年(1640)升芒市长官司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。“茫施”、“芒市”皆同音异写,为德昂族首领的名字,后作部名。清属腾越厅。民国废。
即今伊拉克之幼发拉底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广州通海夷道:罗和异国“又西一日行,至乌剌国,乃大食之弗利剌河,南入于海”。
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。北宋于此置永泰镇。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德兴县:“西南有永泰巡检司,废。”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。元初置酒税务。明初置巡检司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
亦作克勒泊。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之哈夏图淖尔和巴彦查干淖尔。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乌可尔河“西北流经察哈尔镶白旗界,会随客河,西流注克勒泊”。
唐置,属羁縻林西州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三十里,清水河北岸。1942年侵华日军向冀中平原进行“五一”大扫荡,实行灭绝人性的“三光”政策,冉庄人民挖掘地道抗日,终于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防战结合的完整体系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。
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,属奉天省。治安东县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辽东半岛,新宾、抚顺、本溪、岫岩以东,吉林梅河口、辉南、抚松、安图以南及辽、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年6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