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嶂
①一名白云洞。又名白云峰。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四十里。有三洞联络,各容百余人,上曰白云岩嶂,中曰太虚岩,下曰龙岩,溪流贯注其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,南汉循州张遇贤逾岭趋虔州,“遇贤众十余万攻陷诸县,再败州兵,城门昼闭。遇贤作宫室营署于白云洞,遣将四出剽掠”,即此。
②即今广东惠阳市西北白云嶂,西接东莞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归善县:白云嶂“在府西百三十里。高千余仞,广圆二百里。重冈复岭,峭拔崚嶒,西湖诸山皆起于此”。
①一名白云洞。又名白云峰。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四十里。有三洞联络,各容百余人,上曰白云岩嶂,中曰太虚岩,下曰龙岩,溪流贯注其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,南汉循州张遇贤逾岭趋虔州,“遇贤众十余万攻陷诸县,再败州兵,城门昼闭。遇贤作宫室营署于白云洞,遣将四出剽掠”,即此。
②即今广东惠阳市西北白云嶂,西接东莞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归善县:白云嶂“在府西百三十里。高千余仞,广圆二百里。重冈复岭,峭拔崚嶒,西湖诸山皆起于此”。
即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。清乾隆 《无为州志》 卷4 《镇集》: 姚家沟 “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”。
元至元三十年(1293)升蔡州置,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。治所在汝阳县(即今河南汝南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京广铁路沿线以东,西平、项城以南,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地。明代东北部辖境略有缩小。清代东部辖境缩至罗
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芋原驿“在侯官县西北三十里。旧有驿丞。本朝康熙三十八年裁”。
①又名平台。明置,在今北京市故宫保和殿后,为召见群臣之地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34引《芜史》:“(建极)殿居中向后,高踞三缠白玉栏干之上者云台门也。两旁向后者,东曰后左门,西曰后右门,即云台左右门,亦名
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东。即建水废县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
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北。东晋隆安中移治今当阳市东北漳水东岸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。属南郡。东晋隆安中迁治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。南朝梁废。
元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在哈州(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依河入黑龙江处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。明初改置哈儿分卫。约元至正十五年(1355年)改合里宾忒千户置,治今俄罗斯黑龙江支流阿
一名白马湖。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白马沟水“首受白马湖,湖一名朱管陂,陂上承长明沟,湖水东南流,径金亭西,分为二水,一水东出为蔡沟,一水南注于沁也”。又称白马湖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。
即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梁召乡。清为梁召社。在河北省任丘市东北部。面积73.9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梁召,人口2210。建村于战国,传有梁王将军在村东一高台处召过兵,故得名梁王召台,后简称
即今新疆玛纳斯县之玛纳斯河。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:蒙古中统二年(1261),“至昌八里城。夏,逾马纳思河,抵叶密里城,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”。清称马那思,玛纳斯郭勒。古水名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