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湫
即白石潭。在今广西灵川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白石湫“在灵川县南三十里。唐李商隐《桂林诗》:‘龙移白石湫’即此。亦曰白石潭、白石漈”。
即白石潭。在今广西灵川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白石湫“在灵川县南三十里。唐李商隐《桂林诗》:‘龙移白石湫’即此。亦曰白石潭、白石漈”。
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行唐县: 贾庄河 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源出恒山,流入县境,下流入于沙河”。
又名黄亭。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二里三姓庄北。《春秋》: 哀公十三年 (前482),“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”。杜注: “陈留封丘南有黄亭,近济水。” 《国语·吴语》: “阙为深沟,通于商、鲁之间,北属
①又名石梁涧、石梁溪。即今安徽天长市北白塔河。源于来安县西,东流入高邮湖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:南朝宋泰始间,萧道成破薛安都军,“进屯石梁涧北”。即此。②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濡须水。因濡须水流经七宝、濡须
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)分九江郡置,治所在六县(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北城乡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霍邱、六安以西和河南固始县地。东汉建武十三年(37)并入庐江郡。
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的城子山头上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乌苏里江东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“木克得赫”。
北魏永安中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北舞阳县(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永安中置,治北舞阳县(今河南舞阳县北北舞渡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舞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隆安县。
在今陕西铜川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九年 (384),“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,军于赵氏坞”。义熙十二年 (416),“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”。皆此。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。东晋太元九
在今陕西蓝田县南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广德元年(763)吐蕃陷长安,“郭子仪领部曲数百人及其妻子仆从南入牛心谷”,即此。
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 (原宁都)、宜黄、广昌三县析置,驻麻田 (今江西宁都县北麻田)。后迁东山坝小源 (今江西宁都县北小源)。1934年11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3年由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