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让台 (臺)
在今安徽阜阳市东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 颍州府一》 “相让台” 引 《楚史拾遗》 云:“楚庄王立层台于寝邱,谏而死者七十二人,最后纳寝人诸御之言,解层台,罢民役,名其台曰相让。”
在今安徽阜阳市东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 颍州府一》 “相让台” 引 《楚史拾遗》 云:“楚庄王立层台于寝邱,谏而死者七十二人,最后纳寝人诸御之言,解层台,罢民役,名其台曰相让。”
亦名杨柳堡。明置,属宁夏后卫。即今宁夏盐池县北三十里柳杨堡乡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3: 柳杨堡 “在旧长城之南,今隔于沟垒之外,遂为废城。北虏潜伏,反滋其患。此亦花马池之一累也”。
亦名热海、大清池、亦思宽、亦息渴儿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《汉书· 陈汤传》: 西汉建昭三年 (前36),汤率军讨郅支单于,“从北道入赤谷,过乌孙,涉康居界,至阗池西”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
①古道路名。亦作零关道、灵山道。西汉武帝时开。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岸,沿小相岭山脉东麓南行,经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,南至西昌市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通零关道,桥孙水,以通邛都。”即此。②亦作零关
亦作中诚郡。西魏置,属东梁州 (后改直州)。北周治所在石泉县 (今陕西石泉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、西乡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以金城郡改名,治直城县(今陕西汉阴县西汉水北岸)。后废。
在今安徽萧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 英州泊,“ 《志》 云: 其地有城址,中多水,相传昔置州于此。又西北五里为黑沙废县,即故英州附郭县也。元末,其地为水所圮,遂成平陆。今俗呼为雁门泊”。
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金带乡。清光绪 《资州志》 卷12: 金带铺在 “州北四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中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宁乡县: 楼子台山在 “县东南三十里。山势危耸,状若层楼,因名。其顶有刘公洞”。
即南壕堑。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。
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海县:“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。”1933—1944年和1948—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。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
在今山西广灵县南直峪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直峪口 “在广灵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。两岸壁立,一径幽杳,路达灵邱县。旧有兵戍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