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壁山

石壁山

①一名龙山。又名甘山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“锦屏山”条:“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,四围小山,相向如壁。”

②一名文山。在今安徽旌德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石壁山“在旌德县北二十里。峰峦对起,清溪中流,最奇绝”。《宋会要辑稿·兵一○·讨叛四》:北宋宣和三年(1121)二月,方腊起义军攻占旌德县,“二十七日,杨可世由泾县过石壁隘,斩首几三千级,复旌德县”。即此。

③在今浙江庆元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石壁山“在县东十里。石笋凌空,为邑关阻”。

④在今福建松溪县南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松溪县:石壁山“在县治之南挂榜山也,石壁峭立,高数十丈,下有龙潭”。

⑤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彭泽县:石壁山“有玉壶洞,高七尺,深三十丈,泉流不竭”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:石壁山“峰峦秀耸,形如削壁,水绕其下,四时不涸”。

⑥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,临鄱阳湖。《寰宇记》卷111南康军都昌县:石壁山“在县西南十一里。旁临清江,有石如壁”。南朝宋谢灵运尝居此。

⑦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宾州:石壁山在“州(治今新宾镇)东北二十里。其并峙者曰白羊山,旁有廖平岩,清胜奇绝,四围坚密如城郭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固城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北八里尧山之阳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:“自永嘉丧乱,青州沦没石氏。东莱人曹嶷为刺史,造广固城。”为青州治所。《元和志》卷10称:“有大涧甚广固,故谓之广固。”南燕慕容德建都于此。东晋义熙五

  • 急水门溪

   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 急水门溪在 “府南二十里,韩江之水分流出此,合双溪以入海,两山夹峙,中横大石,水势迅驶奔涌,因名”。

  • 千顷镇

    北宋置,属通泉县。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小榆乡小榆坝。

  • 惠来县

    明嘉靖三年 (1524) 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惠来县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惠来都”条: 惠来县 “治惠来都,因以名县”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在广东省东南沿海。属揭阳市。

  • 云母堂

    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 载:天兴三年(400)七月,“起中天殿及云母堂、金华室”。

  • 西递铺

    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。始建于宋,为州城西通黟、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。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,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。

  • 天山设治局

    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析置,属热河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驻地天山镇。1947年改设天山县。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辖地析置,局所驻昆都(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)。1927年迁治查干浩

  • 开宁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地。隋废。

  • 介休县

    ①西晋改界休县置,属西河国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复置,属西河郡。移治今介休市。北周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介休市。大业初属西河

  • 浩然堂

   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 黄庭坚读书堂 “在崇阳县东金城山麓。扁曰浩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