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角镇

石角镇

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石角镇。清同治《綦江县志》卷1:石角镇在“南五十里”。


(1)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南部。面积181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 8330。因临北江信地角有一块带尖角的巨石,故名。1949年为清远县第三区。1958年并龙塘合建八一公社。1959年析置石角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镇。北江沿岸为河谷平原,两侧为丘陵。主产稻、花生,并产甘蔗、塘鱼、家禽。有农机、红砖、汽水等厂。北江通轮船。有公路接107国道。北江大堤石角段长16千米,建于宋代,是广州地区重要防洪地段。(2)在广东省廉江市东北、鹤地水库北部,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。面积164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圩,人口 3300。1949年属廉江县第二区,1953年析置第四区,1957年析置石角乡。1958年并三合、山底两乡置火箭公社。1959年属河唇公社,1961年分属山底、丹兜两公社。1963年合置石角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九洲江谷地丘陵区。库区兴渔业。产稻、蚕茧、蔬菜、甘蔗、香蕉。丘陵地种茶叶和柑橙。有滑石、黄金矿场。有公路通廉城。库区航道通河唇。镇西有三合温泉。(3)在广东省新丰县东南部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620。因驻地在河流弯角多石处得名。1958年属马头公社,1974年析置石角公社。1983年设区,1986年设乡,1994年建镇。属丘陵盆地。主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甘薯等,并产蔬菜。林产松、杉等木材。水果有柑橘、梅、李。县锡矿场设此,并有石灰、砖瓦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北接106国道。(4)在广东省佛冈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,人口5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年)置佛冈厅,为治所。1914年改县,为县治。因镇区西侧有一石林寺,方言侧与角同义,故名石角。1961年建石角公社,1984年改区,1986年底建镇。属丘陵地形。潖江东南有羊角山,西北有观音山。多林木、药材,有水晶石、钨、硫铁等矿。产稻、薯类、花生、甘蔗等。有印刷、电池、磷肥、农药等厂。镇区为县最大集镇。106国道经此。(5)在重庆市綦江县东部。面积158平方千米。人口6.8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角场,人口 3450。南宋建义兴场,清康熙年间以场西有二石似牛角改现名。1935年置石角镇,1945年改乡。1993年石角、新民、瀛坪、瀛山等乡合并建石角镇。2001年蒲河镇8个村和居委会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薯、柑橘。土特产以瀛山烟、“立蕊”茶著名。有建材、机械、铸钢、铸铁、化工等厂。川湘公路、三万铁路经此。蒲河通航。为县东南物资集散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沭州

   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沭阳县: “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,置沭州。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。”

  • 万铜山

   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万铜山“在谷城县东南九十里。俗传唐时山有广德寺,尝铸万斤铜钟于此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谷城县东南。唐时山上有广德寺,铸万斤铜钟于此,故名。

  • 赵家围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北。明属新建县,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驷望县

    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江东郡附近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江东郡附近。属乐浪郡。西晋后废。

  • 花石溪

    在今四川武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定远县:花石溪在“县东三十里,下流合于嘉陵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花石溪“在定远县东二里。源出岳池县名岳池水,南流入县界为花石溪,又西南流四十里入嘉陵江”。

  • 大沱石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长江滨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大沱石“在巴东县。欧阳文忠公《砚谱》云,归州大沱石,其色青黑斑斑,其文微粗,亦颇发墨”。

  • 南管村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。唐、宋为乐会县治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琼州乐会县: “唐置,环以黎洞,寄治南管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卷124乐会县引 《琼管志》 云: “黎人屡攻破县,迁徙不一。今

  • 萨里川

    地区名。金代蒙古部居地,元太祖初兴的重要营盘。在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之西、肯特山之南。《元史· 太祖纪》: 太祖 “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”。同书四见此名,皆误作 “萨里河”。按 《元朝秘史》 作撒阿

  • 石牛营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贺县:石牛营在“县西南百里。万历八年筑土城于此,置兵戍守”。

  • 黄花城

    在今陕西凤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王景伐蜀,“遣裨将张建雄将兵二千抵黄花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