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鉴县

石鉴县

即石镜县。在今四川合川市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石照县:“魏石鑑县,乾德三年改。”鑑为镜之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州市

    1928年析郑县城区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。1931年裁入郑县。1948年复置。1954年为河南省会。简称郑。在河南省中部偏北,北临黄河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446 平方千米(市辖区94

  • 谷口

    ①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南谷口村。元设谷口巡司于此。明正统间废。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前秦符丕帅众三万自枋头将归邺城,与檀玄“战于谷口,玄兵败”。即此。③亦名瓠口

  • 平原桥

    在今安徽天长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天长县:平原桥“在县西九十里,西北通盱眙,东南通六合,为往来之要地”。

  • 宣风镇

    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七十里宣风镇。宋时曾于此置宣风驿,后废。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又因废驿旧址置宣风公馆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宣风镇 “东西凡三里,为水陆之冲”。(1)在

  • 合林县

    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鹤龄寺(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)。1935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初由四川省剑阁县东南析置,治鹤龄寺。同年3月撤销,仍并入剑阁县。

  • 西宁镇

    亦作西安镇。在今江苏靖江市西,接泰兴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“新丰镇”条下:“又有西善镇,在(靖江)县西四十五里。旧名镇海市,距通州泰兴新市五里。民居稠密,百货骈集,为邑巨镇。”(1)镇名。在四川

  • 三河郡

   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,治所在白土县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)。以金城河、赐支河、湟河而名。后废。十六国南凉置,治白土县(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)。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。北魏废。

  • 临平山

   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93盐官县: “ (临平) 湖在临平山南。” 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卷9: 临平山,“ 《祥符经》 云: 去仁和县旧治五十四里。山高五十三丈,周围十八里……山上有塔,有龙洞

  • 高店子

   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七十里高店子镇。清同治 《建始县志》 卷2 《场市》: 东乡有 “高店子”。集镇名。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。三圣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00。因有一酒店高踞凉风顶侧,故名。盛产“二荆

  • 白道安口

   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:白道安口“稍西即狼牙口也, 自白道安口而东北,历岳领口、小关城口、夹耳安等口,而接倒马关。又自狼牙口而西,历梧桐树、乱树林、黄草安等口,而接阜平县之落路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