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砚山县

砚山县

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。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。


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3888 平方千米。人口44.2万。辖4镇、8乡(含4彝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江那镇。因县治西北郊有山形如砚,故名。西汉为宛温县地,属柯郡。三国蜀汉两县皆属兴古郡。南朝梁两县均废。唐南诏为僚子部地,属通海都督。宋大理为惠么部(又作维摩部)地,属最宁府。元大德四年(1300年)以惠么部改置维摩州,治今阿猛镇,属广西路。明维摩州徙治维摩,属广西府。清康熙八年(1669年)废维摩州,南部属开化府文山县,北部属广南府宝宁县。1933年置砚山设治局,治今江那镇,1935年改置砚山县。1950年属文山专区。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1960年撤县并入文山,1962年析出复置。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石灰岩地貌广布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薯类、花生、油菜籽、烟草、甘蔗、麻类、桃、李、板栗、柑橘等。为“开化三七”的主产地,享有“三七之乡”的雅称。为省辣椒生产基地县。工业有农机、压缩机、锰铁冶炼、水泥、印刷、副食品加工等。有锰矿。昆罗、平船、砚河、砚广、以炭等公路在县境纵横交错。名胜古迹有浴仙湖风景区、田心清真寺、鲁都克教堂。纪念地有稼依烈士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车里路

    一作彻里路。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)置,治所在景兰城(今云南景洪市东南曼景兰)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)改为车里宣慰司。见“车里(1)”。

  • 武当县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。三国魏属南乡郡。晋属顺阳郡。南朝宋为始平侨郡治。梁又为兴州治。西魏为武当郡、丰州治。隋属淅阳郡。唐为均州治。显庆四年 (659)徙治今丹江口市西北关

  • 胶水县

    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长广县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唐属莱州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省入平度州。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长广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,属东莱郡。唐属莱州。宋

  • 榆林卫

    明成化七年 (1471) 置,为延绥镇治。治所在榆林堡 (今陕西榆林市)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省入绥德州。八年于此置榆林府。明成化七年(1471年)置,治榆林堡(今陕西榆林市)。属陕西都司。清雍正

  • 柴门关

    ①在今江西上饶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上饶县: 柴门关 “在县北百里,通江南婺源县之要道”。②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一百里。清光绪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9: “负山临河,峭壁镌 ‘秦蜀咽喉’ 四字,出

  • 刁家庄

   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刁镇。清光绪《章丘县乡土志》有刁家庄。1946年后称刁镇。

  • 乾封州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与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

  • 柏井

    即百井。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柏井。《旧唐书·李自良传》: 大历十三年 (778) 回纥入寇太原,鲍防令焦伯瑜等迎战,“遇虏于百井,伯瑜等大败而还”。李焘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 卷27: 北宋雍熙三年(986

  • 梁州山

    即梁山。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。

  • 齐康公城

    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十五里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,食一城,以奉其先祀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