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桥
在今陕西长安县 (韦曲镇) 西。唐杜甫《随郑广文游何将军山诗》 曰: “不识南塘路,今知第五桥。”
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。唐杜甫有“不识南塘路,今知第五桥”诗句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 (韦曲镇) 西。唐杜甫《随郑广文游何将军山诗》 曰: “不识南塘路,今知第五桥。”
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。唐杜甫有“不识南塘路,今知第五桥”诗句。
即宣武城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幕府山侧。《宋书· 范晔传》: 元嘉二十二年 (445),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,“上于武帐冈祖道”。即此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 “武帐冈” 条引 《宫苑记》:
又名红香炉。即今香港之香港岛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 卷13: 香港 “旧有居民数十户,东有红香炉汛,东南有赤柱汛”。清道光二十二年 (1842)通过不平等的 《南京条约》 被英国割占。1997年7月1日
即桑里。今西藏桑日县。
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》: 泺关“在历城县西北十二里。有批验所大使驻此”。(泺luò)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。清有批验所大使驻此。
古国名。即满加剌国。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。在新加坡未开埠前,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埠,海舶往返东西洋,经马来半岛,必于此停泊。郑和下西洋,亦以此为根据地,设立官厂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4有专条记述
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延熹初,“迁使匈奴中郎将。时休屠各及朔方、乌桓并同反叛,烧度辽将军门,引屯赤坑,烟火相望”。李贤注:“时度辽将军屯五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赤坑,
1913年由边关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酒泉县(今甘肃酒泉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、西部和高台县以西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边关道改名,治酒泉县(今甘肃酒泉市)。属甘肃省。辖酒
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南二十里新堰乡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天门县西南有新堰口市。
即柴河堡。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柴河堡。《清太祖实录》: 明万历二十 一年 (1593) 九月,努尔哈赤追击扈伦叶赫部为首九部兵,“至哈达国柴河寨南渥黑运之处”。又作柴河堡、钗哈寨。在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南。
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清泉坝。王莽改为安新县。东汉复为安汉县,初平元年(189)为巴郡治。建安六年(201)改为巴西郡治,寻迁郡治阆中县。南朝宋属北巴西郡,并于此侨置南宕渠郡(亦作宕渠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