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林河
①即今内蒙古集宁市北之霸王河。《清一统志·察哈尔·正黄旗》:纳林河“在旗西北六十里。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, 南流入希尔池”。
②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河。清《阿文成公年谱》卷1: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侍卫铁柱告称:“八月二十七日, 由巴勒浑岭行八百里至纳林河,河两岸俱有布鲁特等游牧耕种。”
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塔尔迪库尔干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纳林河西北流八十里,有噶克察摩多水自北来入之。……流径喀喇塔拉山口之南是为库克乌苏河。”
①即今内蒙古集宁市北之霸王河。《清一统志·察哈尔·正黄旗》:纳林河“在旗西北六十里。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, 南流入希尔池”。
②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河。清《阿文成公年谱》卷1: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侍卫铁柱告称:“八月二十七日, 由巴勒浑岭行八百里至纳林河,河两岸俱有布鲁特等游牧耕种。”
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塔尔迪库尔干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纳林河西北流八十里,有噶克察摩多水自北来入之。……流径喀喇塔拉山口之南是为库克乌苏河。”
在今山西隰县城西北二里凤凰山。俗称小西天。建于明崇祯七年(1634)。庵内分上、下两院,下院有无量殿,左右厢房和前向掖门;掖门共两座,一曰“疑无路”,一名“别有天”,由此登楼,可饱赏隰城风光。上院左右
又作博和里屯。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,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。《清太宗实录》 卷51: 崇德五年 (1640) 三月,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,“博和里屯之额尔喷……,已归额
即泉源水。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 “我思肥泉,兹之永叹。”
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巴南区 (鱼洞镇),鱼洞溪注入长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鱼洞溪 “在江津县东南”。区片名。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此。面积96.7平方千米。人口14
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。明属番禺县。洪武三年 (1370) 置慕德里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北。元属番禺县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于此置慕德里巡检司。
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丫八石山“在锦县(今锦州市)北三十里。数峰插云,峰后有涧,深不可测, 山上有石柱九,相传辽萧太后梳妆楼故址”。
在今上海市徐汇区中部。原是法华泾、肇嘉浜、蒲汇塘汇合处。明徐光启在此建农庄别业,死后葬于农庄之南,其后裔在此定居,遂称徐家汇。近代渐发展成市镇,成为市区通向西南郊的枢纽。现为上海市西南重要商业中心。建
元置,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。
即有鼻。亦作鼻墟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见“有庳”。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象角头营 “在县 (今中山市) 西。《志》 云,县有镇头角、南禅佛、县港口及浮虚、大埔洋等营,俱有官军戍守”。